岛内分析称,新当局处理劳资争议时过于急躁,若强推某些劳工政策可能导致产业受损。图为恐受波及的半导体业。(资料图片)
根据台湾“主计总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失业率平均为3.89%,近7年同期首次上升,显示劳动力市场受经济景气低缓影响。
岛内研究机构此前纷纷下调经济成长率预期,继去年失守1%后,今年估计同样难保。有台媒分析,台湾经济已明显呈“L型走势”,这几乎是未来两年左右经济基本格局。
岛内企业不再信任新当局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认为,目前台湾陷入“闷经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支引擎”全都熄火。岛内很多权威机构预测今年台湾经济增长率不保1%。目前台湾面临世界经济景况不好、内部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和两岸关系不确定等三重压力,经济地位不知不觉被边缘化。
“台湾低利率、低薪资,货币政策陷泥沼;高举债、濒上限,财政政策难施展;天不应、地不灵,投资不振出口黑。”台湾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教授李沃墙认为,台湾必须通过创新来提振经济,目前大陆把“互联网+”作为经济成长新引擎,值得台湾借鉴。
台湾工业总会日前发布“2016年政策白皮书”,共提出293项建议,为历年最多。白皮书直言,新当局上台后,两岸关系全面停滞、蓝绿对立依旧、电力供应频亮红灯、劳资对立更加恶化、华航罢工事件诸多不良效应、各项经济指标依然下滑。
此前,岛内7大工商团体反对新当局片面毁弃协商共识,愤而发出“中止所有协商”之声。台媒分析,企业界与当局叫板,此举前所未见,可看出其惶恐不安乃至于愤怒。
台湾《时报》评论认为,岛内企业界内心深处已不再信任新当局。民进党上台以来,几乎所作所为都在恶化企业界的投资信心与经营意愿。不谈蔡英文承诺要为企业界解决问题、改善经营环境,单就企业界最关心的供电问题而言,新当局显然已被“废核神主牌”绑架,似已无力解决。企业界最关心的两岸关系也明显陷入“冷对抗”,货贸、服贸至今无解,眼见台湾贸易地位边缘化,货品出口竞争力流失,企业界能不忧心如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