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上半年,创业公司倒闭成风,曾经被风投热烈追捧的蜜淘网、博湃养车、美味七七、金联所等公司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地。究其原因,大都是资金链断裂导致的经营瘫痪,这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资本对创投经济的疲软和冷淡。绵长的梅雨季即将结束,而此时的资本市场依旧没有盛夏将至的气息。
资本寒冬只是稍显端倪,创投市场却已哀鸿遍野,大环境的不景气让过度依赖融资的创客前路茫茫。而那些有自我造血功能有生命力的创业项目却风头正盛,致力于“互联网+智能通行”的斑马快跑就属于后者。
摈弃烧钱,坚持自我造血才是良性发展的硬道理
在互联网+通行领域,滴滴、优步均以补贴吸引首批用户,价格红利圈占市场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把胜负推给资本去判决。据悉,2015年优步在中国市场的补贴投入12亿美元,而有腾讯和阿里站台的滴滴则更为豪气的投掷了40亿美元。无尽头的负盈利状态并不是企业和投资人的目的,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王者,金钱游戏之下的规则显然与用户体验和服务行业的本质大相径庭。
对于如此大肆烧钱拼杀的现状,斑马快跑CEO李佳直言:不管你的账面上躺了几百个亿,总有烧光的一天!摈弃烧钱圈占市场,坚持自我造血才是活下去的硬道理。在斑马快跑创立之初,李佳就将斑马快跑的发展模式定位为“不烧钱”,通过斑马纹这个品牌活广告,源源不断地带来流量,将潜在的市场需求培养成自己的用户,并以高品质的服务和乘坐体验制胜。
运营车辆与斑马纹的结合,这一创新的举措让超高辨识度的斑马车成为过目不忘的独特品牌标识。品牌形象引发了受众的热烈讨论和关注,斑马快跑巧妙地避开了“烧钱模式”,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也为项目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调。
收支平衡的强大支撑,让斑马快跑的商业模式更加丰满
斑马快跑创立之初,以为站在了新能源的风口之上,然而,正当其准备在新能源领域大有可为之时,一场席卷全行业的核查,让一度陷入高度兴奋状态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如遇瓢泼冷水。而这样的两难之境,却再次验证了斑马快跑的存活力,斑马快跑并未将补贴视作自己的出路,反而,自我造血,实现收支平衡,才是支撑起存活下去的唯一宗旨。
与那些大手笔烧钱的创业企业不同,李佳也从未将自己与他们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创业型企业,关键不是我的账面上有多少钱,而是我可以永久地存活下去。
正如李佳所言,收支平衡是一个企业能否保持长期正常运转的中流砥柱。目前的创业公司普遍都是在获得融资之后为大规模的扩张,不惜花费巨额资金与行业巨头开展肉搏战,去争夺第一的位置。巨头所拥有的资本原始积累和渠道、平台等优势足以快速消化差价产生的压力,而创业公司一旦资金消耗殆尽却没有新一轮融资补位,就会陷入运营的困局和僵境。A、B轮融资高达3500万美元的蜜淘网在价格战刺刀见红之后没有C轮融资接盘而弹尽粮绝,最后偃旗息鼓以破产收场就是最鲜活的案例。
为了实现自我造血,一直以来,以CEO李佳为首的核心管理团队,对斑马快跑的经营模式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曲折中前进。携手金融公司引入“司机贷”,涉足汽车金融;与整车制造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定制斑马车型,打造汽车展示中心,形成汽车销售和车辆运营双轮驱动。每一个细分领域的搭建都让斑马快跑的商业模式更为丰满,也形成了收支平衡的强大支撑。
“在资本的喧嚣中,一味的依靠烧钱去获得市场,最终得到的只不过是创投的泡沫。一旦泡沫被挤压导致破裂,裸露出来的疮痍才是庐山真面目。”面对竞争激烈的通行领域,李佳显得淡定而又从容,流露出看清现实的豁达与笃定方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