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监会向各保险集团、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下发内部文件。据保监会称,为了规范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行为,防范投资运作风险,保险机构应当就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情况开展自查。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谨对记者表示,此举旨在防范房地产价格波动风险,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记者了解获悉,不动产依然是险企青睐资产,今年不少险企的不动产债权投资将公布预期投资收益率,有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达到10%,也有些债权计划的预期收益只有4.2%左右。
严格险企投资不动产门槛
最近三年,保险资金运作新政极大放开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保险机构对于国内股票、债权、不动产等资产都是在不断地买进中。今年以来随着各地限购政策相继出台,保监会也对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继续加强监控。
近日,中国保监会向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下发了一份《关于开展不动产投资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自查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会指出,为规范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行为,防范投资运作风险,保险机构应当就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情况展开自查。
保监会强调,保险机构投资不动产,应当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原则,避免参与短线炒作,不得投资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包括一级土地开发)。此外,保险机构不得向不动产投资项目提供无担保债权融资,不得投资设立房地产开发公司,或者投资未上市房地产企业股权(项目公司除外)。保险机构以债权、股权、物权方式投资的不动产,其剩余土地使用年限不得低于15年。
调查截至今年9月末投资情况
《通知》还要求,保险机构应当开展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情况自查,并及时保送自查报告。保监会将对部分机构报送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对填报数据不真实或隐瞒违规问题的,将采取取消或暂停不动产投资能力备案等监管措施。
记者6日获悉,直接投资不动产情况自查统计表中,统计范围为截至2016年9月末,包括保险机构自用和投资性房地产情况,例如项目名称、所在区域、资产性质、标的类型、经营状况等十项内容。其中“标的类型”,指投资不动产的基本用途,包括商业不动产、办公不动产、商住两用不动产、保障房(廉租房)、养老社区、基础设施、商业住宅及其他。
而另一份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情况明细表有13项内容,要求统计截至今年9月末,直接以物权、股权、债权形式投向不动产的金融产品的情况。如果涉及商业住宅投资的,必须在其他说明事项中单独说明。
不动产依然是险企青睐资产
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险资都在思考如何能找到安全、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投资产品。他们一如既往地青睐房地产领域。近两年中小型保险公司出现拿地,并且偏好独立运作。今年,前海人寿、中英人寿保险和永诚保险均有独立拿地记录。
“这两年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不少险企积极投资不动产。保监对于险资运用监管态度也是一贯的,目前再度强调也是提醒险资注意风险。”北京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不动产投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保险资金债权计划基础资产行业限定在基础设施和不动产领域,目前两类债权计划已现向不动产债权计划倾斜的倾向。按去年数据显示,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增长较快,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规模则显著下降。
今年前9个月,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注册各类资产管理产品104个,合计注册规模2145.51亿元。其中,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56个,注册规模790.78亿元。不动产债权规模占比达到36.85%。
险资是否会放缓不动产领域的投资,记者联系了几家大型保险公司资管方面人士,他们表示不便回答。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总监则对记者表示,“目前来看,险企依然会慢慢加大不动产的投资。毕竟能够匹配保险行业平均久期的投资工具并不多。对比险企投资两种类型的债券计划,保险公司在基础建设项目的资金优势有所减弱。而不动产债权计划相对好找,规模较小,期限也短,回报率也会更高。”
数据显示,去年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平均收益率为6.61%,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平均收益率达到7.25%。今年不少险企的不动产债权投资会公布预期投资收益率。记者观察到,依然有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能达到10%,不过也有些债权计划的预期收益相对较低只有4.2%左右。今年新增的险企债权计划投资收益率比去年有所下降。
据《南方都市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