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6 星期六

专车新政落地,为何“偏袒”斑马快跑这样天生的B2C企业?

来源:环球网 编辑:张坷

如今虽身处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但互联网出行领域却从不缺乏关注度,稍有风吹草动都能成为民众焦点。从当初的疯狂烧钱、到合并、上市,再到新政出台,每个举动都能在社会舆论中掀起波澜。

专车新政那些雷池,令C2C模式根基塌陷

专车新政落地,基本按照B2C的模式对网约车进行了定义,对于一直强调共享经济的C2C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表面上网约车虽有名分,言外之意却禁止私家车接入专车平台。若想转换为合法的网约车,首先需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其次要考取上岗资格证,最后需强制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随时接受监控。面对眼前的“三道鸿沟”,势必会让大量的兼职司机和私家车望而却步。

在补贴减少的非常时期,私家车转换身份必须付出惨重代价,管理费、办证费、营运保险提高、车辆残值下降等隐性“泥坑”,都会造成成本增加,还会有私家车主敢冒如此风险越雷池一步吗?C2C专车模式一端是海量的车辆供给,另一端是乘客出行订单,私家车纷纷撤离,就会打破原有的供需平衡,用户打不到车,C2C模式根基则会面临塌陷。

出行领域的历史与电子商务几乎如出一辙,几年前京东的B2C自营模式以自营正品、自建物流送货快迅速崛起,阿里巴巴旗下C2C淘宝平台规模虽大,却因假货等问题屡遭诟病,无奈只能推出天猫商城向京东B2C模式靠拢。当C2C运营模式由盛转衰,很可能会纷纷效仿B2C运营模式。未来B2C运营模式或将成为互联网出行的主流,对于一出生即带B2C基因的斑马快跑,在新的游戏规则下,又将如何逆袭呢?

一个斑马纹基因,决定了斑马快跑是天生的B2C

凭借斑马纹意识形态独树一帜的斑马快跑,血液中本身自带B2C的因子,一改C2C模式的“痛点”,将其作为奋力开跑的起点,同时,又以斑马纹打通“商用车+巴士+乘用车”全产业链,区别于其他B2C模式的专车企业。

新政偏袒B2C模式,说到底就是为了规范通行秩序,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斑马快跑始终坚持“自营车辆、自有司机”的B2C运营模式,车队统一管理、司机统一招聘、培训上岗,从各个方面做好保障,为消费者带来安全、便捷、高品质的出行及货运服务。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斑马快跑对司机管理非常严格,对有违规操作和有客户投诉的司机都会进行严格处理,以保障客户利益,坚持“安全、舒适、标准化”的服务,彰显自我优势,将差异化的斑马式服务发挥到极致,成功破解了C2C所遭遇的瓶颈之困。

此外,斑马快跑还瞄准了互联网线上流量成本的痛点。斑马快跑一出生便身处互联网线上流量红利的时代,流量成本一路飙升让无数企业怨声载道,通过斑马纹另辟蹊径,斑马快跑创造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品牌活广告,凭借高辨识度的斑马纹和品牌影响力,结合线上APP,快速实现了线下引流和用户转化,规避了烧钱买流量的常规做法,赢得巨大的流量入口。现在斑马纹不仅被众人称道,这一品牌形象甚至还被阿里及上汽等商业巨头纷纷效仿。

从发现同城货运运力不足、车货不匹配的痛点,成就了斑马商务车;到瞄准集体出行交通拥堵、车辆资源闲置等弊端,打造了定制通勤的斑马巴士;再到对准C2C商业模式的顽固弊病,铸就了现在全新的斑马乘用车,斑马快跑建立起了以斑马纹为核心标识的B2C通行闭环。

互联网领域战火纷争,从来没有“先入为主”的战事规则,当旧模式无力应付时局之变,必定会走向穷途末路,而斑马快跑这只后来的准独角兽,自带B2C光环和崭新的运营模式,加上斑马的亲民性,无疑得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斑马车投入运营,在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偶然回眸,看见奔跑的斑马,有大的,有小的;低下头,动动手,即刻就能约来一个,这样的场景,正越来越近。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