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星期三

阜阳颍泉区前三季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明显

来源:中国网 编辑:张坷

中国网讯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认真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力纠正“四风”,持之以恒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两个责任”全面压实。协助区委健全“明责”、“压责”、“问责”、“追责”的机制,促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四个一”责任清单制度。实行区纪委书记、副书记“一对一”定期听取各地各单位主体责任汇报制度,约谈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25人。对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承担的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逐人列出责任清单,制发备忘录。认真落实“三书两报告一纪实”制度,发放“记实本”130本。对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落后的4个单位通报批评并约谈主要负责同志。试行乡镇和部门正职向区委、区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制度,组织5名乡科级党政正职向区纪委四届六次全会进行了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

二是纪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持续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和各项机制的活力,编印《颍泉区纪检体制改革制度汇编》,召开区委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全面完成纪检监察机构改革任务,深入探索集中派驻纪检组开展工作的有效模式,内设机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继续巩固加强乡镇工作室和镇纪委建设,工作室充分发挥“信访核查、监督检查、纪律审查”功能,共排查问题线索63件(次),立案32人,党纪政纪处分21人,有效破解了“同级监督难,基层办案难”问题。

三是纪律审查力度不断加大。牢固树立“四种形态”的理念,运用好各种处理方式,纪在法前,抓早抓小,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突出“上级要求查处的、省市巡视(查)发现的、近年来立案查处多发易发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四大重点问题,集中人员,重点排查,力求实效,做到重点领域重点查、巡视交办的优先查、线索集中的全面查、群众反映强烈的深入查,对2014年10月以来排查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梳理起底和“回头看”,始终保持纠正“四风”和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1-10月,共处置问题线索311件,了结136件,函询80人(次),立案17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93人,组织处理5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挽回经济损失140万元。

四是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围绕全区“调转促”、区镇两级党委换届、秸秆禁烧等区委重点工作,紧盯重要节日、重点场所,针对“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起,责任追究18人,印发转发通报10期,换届廉政回复243人次。坚持查教结合、查改结合、查建结合、查纠结合、查查结合,深化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突出问题。下发整改建议53条,纠正和解决问题65,建立相关制度16项。先后对6起典型问题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五是巡察监督成效凸显。紧紧围绕巡察全覆盖目标任务,积极配合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工作,深入推进区级巡察,全力实现反腐无禁区、监督无死角。去年以来,市委巡察我区发现问题51个,移交问题线索74条,立案34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9人,组织处理10人,移交司法机关9人。区级巡查完成8个重点单位,在全市率先完成乡镇巡察全覆盖,移交问题线索30条,给予党政纪处分6人。认真落实中央巡视组“回头看”暨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要求,牵头开展“酒桌办公”和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完成31名在职县处级、637名在职科级领导干部、1628名在职科级以下(含科级)党政干部的自查自纠,注销或退出企业兼职127人,对15人进行了问责处理,追究领导责任2人。针对系统性问题,坚持系统整改,深入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及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农村危房改造、低保、殡改等专项整治,对1608户进行复审,发现问题户数339户,清退危改资金209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7284户、10925人。

六是源头预防有效提升。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发放《“两学一做”系列读本》1000册,举办《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党章》等高端讲座4场次。组织200人次旁听张广友案件法院庭审,编印《唤醒党章意识资料汇编》500册,发放《换届纪律—镜鉴》光盘200盘。实施“一案三书”制度,对四风问题突出、案件多发的7个单位下发了纪律处分决定书、党风廉政建设问责书和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严格执行问责机制,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先后对3个单位直接责任人和2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潘书培 通讯员 李永辉)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