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星期三

工作是庆祝记者节的最佳方式,饿了么为坚守岗位记者送餐鼓劲

来源:环球网 编辑:张坷

11月8日下午5点,毛毛结束一天户外工作,拖着疲惫身躯回到报社。她正在做一期与民生有关的选题,白天,她已经马不停蹄做了4场采访,接下来,她还要把素材整理起来组稿,争取后天能刊出。

在毛毛眼里,跟往常一样,这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日。直到进到报社看见两个饿了么外卖小哥在前台分餐,问身边的同事后,她才猛然记起,11月8日,原来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记者节。两位饿了么小哥这是给记者们送免费晚餐来了。

人随新闻走,就餐不规律是常事

早在今年3月两会期间,饿了么就给忙得没时间好好吃饭的两会记者们送过一次夜宵。但其实,除了两会,对于人随新闻走的记者来说,就餐不规律、吃得不好已成为常态。

在很多人眼中,记者参加活动的工作餐是这样的——

然而,现实却是这样的——

三餐不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记者。今年1月,美通社发布《2016中国记者职业生存状态及工作习惯》白皮书,数据显示,超过8成记者表示处于加班过度、三餐和作息不规律的生活状态。6月,财经记者社群平台深蓝财经也发起了中国媒体人健康问卷调查,肠胃病以22.54%高居媒体人健康问题榜首。

▲中国媒体人健康调查情况,数据来源:深蓝财经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像毛毛这样经常跑户外的记者,可能一年中能吃上一顿安稳饭的机会并不多。辛苦一整年,值记者节之际,饿了么希望能让他们在自己的节日里吃点好的。

精心挑选餐厅,吃饱也要吃好

11月8日下午3点半,4位负责给记者送餐饿了么小哥就从站点出发,分头前往各自区域的餐厅取餐。非得健身沙拉营养餐和二十五块半,是我们这次精选的两家供餐外卖商家。

非得健身沙拉营养餐是一家在国贸一带有名的健康餐厅,他们的沙拉荤素搭配,营养丰富,一直深受注重健康的用户喜爱。老板在得知我们要给记者送餐后,马上就提出了要免费提供40份,并且说自己也有朋友做记者,知道记者就餐不规律,多吃高纤维食物,有利于调理肠胃。

▲满满的一份沙拉,肉、蛋、蔬菜都有,满足一天所需营养

▲40份诚意满满的沙拉整装待发

主打中式便当的二十五块半,因为用料精良、味道可口,在北京白领用户群体中也早已家喻户晓。为保证原料质量,老板所选供应商都与市面上的知名餐厅看齐。他们的菜单也非常丰富,每隔一段时间上饿了么看,店里都会有新菜推出,便当口味覆盖大江南北。

▲二十五块半丰富的菜单

11月,北京已到了要供暖的时候,为保证餐品送到用户手中仍然热乎,目前,已有近1000个60°C恒温外卖箱投放到北京的配送团队中。这次配送二十五块半的便当,用的自然也是恒温箱。

在打包过程中,外卖小哥跟小饿聊到,这次自己是主动报名来为记者送餐的,虽然不了解记者这个行业,但平时浏览新闻也知道对记者的辛苦略有所闻。之前看我们给两会记者送餐的新闻,一天工作16小时的记者让他印象深刻。今天送餐闲暇的时候,他又在新闻APP看到保定营救落井男孩、记者在现场直播近24小时的消息,更觉得记者不容易。

“以前只知道记者是写字儿的,但现在才知道,他们跟我一样,也是风里来雨里去。”他希望,这次送餐能让记者们在自己的节日里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记者自述怎样过记者节:照常工作是庆祝的最佳方式

一切准备就绪,两支送餐小队从餐厅出发前往报社。深秋的北京,天黑得早,因为怕赶不上饭点,小哥们一路上不住地看时间,所幸的是,大家都赶在交通晚高峰前到达了目的地。

刚进报社,听说是饿了么送餐来,不少记者都过来跟小哥说“辛苦了”,还贴心地问外面冷不冷。腼腆的小哥连忙摆摆手说,没啥,今天还好!

▲工位上工作的记者也收到了暖心晚餐

小哥放下外卖箱,大家都自觉排起队来领餐,但更多记者还是在工位上埋头撰稿、排版,或是在会议室中开会。为了让他们也尽快吃上饭,小哥在征得保安的同意后,将餐品送到了记者们的工位上。

在报社茶水间,小饿与正在吃晚饭的记者崔勇聊了起来。崔勇今年29岁,已经是一名7年资历的老记者,提到当初为什么想到做记者,他说这是自己从小的理想,在可见的未来,这份事业他还要坚持下去。至于记者节怎样过,他给出的答案与很多同行都一样——还是工作,直击现场、埋头码字,对于记者自己来说,这其实才是“庆祝”记者节的最佳方式。

分餐完毕后,外卖小哥们和小饿这天的送餐工作基本结束了,但小饿也看到,很多记者在天黑之际才结束户外工作,匆匆赶回报社撰稿,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天的工作可能才完成了一半。虽然只是一份简单的晚餐,但小饿也希望能借此为他们鼓一把劲。

饿了么以美好生活之名,在第17个记者节,向每个坚守岗位的新闻斗士致敬。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