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农行历来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农行江西分行办公室主任傅炳生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分行积极构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渠道和服务方式,在扩大“三农”服务覆盖面、有效提升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致力于打造‘自助机具+惠农卡’为载体的新型支付平台,打造农村新型互联网支付平台,打造三农信息交流培训平台三个平台。”傅炳生说,农行江西分行在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上下足了工夫,通过打造这三个平台,实现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新型支付平台
普惠金融服务不足是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最突出的问题,在利润目标导向下,越是贫困偏远的地区,越是需要提供金融支持。
傅炳生表示,农行江西分行在制度和产品设计上大胆创新,通过优化流程、简化手续,不断提高与个性化客户金融需求的匹配度,拉近金融服务与不同层次客户的距离,使金融服务惠及更广大的地区、惠及更多的人群。
针对农村地区结算难、取现难等金融服务难题,农行创造性地开展了金穗惠农通工程。农行江西分行在丰城等地推广“惠农卡+智付通+网银+乡村卫生室+小超市”的服务模式设立助农服务点,一大批卫生所里的“银行”,家门口的“银行”等农行特色的“袖珍银行”,成为了乡村医生及农村小商户手中强大的工具,也成为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好帮手。
“我们在所有具备通讯条件的农村,积极布局‘自助机具+惠农卡’为载体的金融便利店,主动提供查询、转账、水电费代收代付等服务。”傅炳生表示,农行江西分行以惠农卡为依托,在农村超市、农资店、医疗站等场所设置服务点,布放金融电子机具,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代理、转账、消费和小额取现等服务。
截至9月末,该分行共设有“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14627个,布放电子机具21451台,涉农代理项目323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3%。
创新服务渠道和方式
普惠金融的目标是要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效缩小金融服务的“贫富差距”。但在实现路径上,不能走过去遍地开花铺设网点的老路,需要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电话、手机、电脑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偏远地区越来越普及,这为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渠道、有效扩大服务覆盖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傅炳生说。
农行江西分行在这方面积极探索,这几年将网络优势与新兴电子服务渠道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了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渠道,探索出一条低成本服务偏远地区的新路子。
目前,该分行在兴国县和南昌县等地试点推广“e农管家”平台,加速推进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截至9月末,已上线“e农管家”终端商户2493户,其中关联工程服务点1220个,实现交易2358笔、金额达4061万元。
为进一步提高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能力,农行江西分行还致力于打造三农信息交流培训平台,加大智力扶贫投入力度,以种养殖知识、特色金融产品为主题,邀请江西省委农工部专家型领导和油茶、茶叶主管部门业务骨干等专家现场授课,为农户现场解答生产种植难题,宣传扶贫优惠政策,提供资金解决方案。
截至9月末,该分行共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班65期,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2179人,起到了“当好介绍人、做好普及者、推荐好产品、结交好朋友”的效果。
傅炳生表示,下一步农行江西分行还将继续加快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产品的研发推广,为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基础金融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