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 星期四

共享单车能走多远

来源:环球网 编辑:张坷

本报记者 陈果静

摩拜单车火爆之后,ofo共享单车也加入了市场“争夺战”。然而,“共享单车”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占用了停车位,同时也出现损毁严重、盗车私藏等不文明情况。这些共享单车究竟能走多远?

现在,除了ofo共享单车、摩拜单车之外,优拜单车、小鸣单车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共享单车市场的格局充满变数。“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现在说谁是最后赢家还充满变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硅谷创业实验室主任郑刚认为,在双方背后资本的不断加持下,ofo和摩拜单车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两家创业公司的竞争,而是背后的生态系统的大战,涉及产品能力、运营能力、商业模式以及资本、产业链整合等。

“共享单车”也不是新概念。此前,很多大城市就已经有这样政府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始于2008年的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小红车)曾被《今日美国》评为世界最好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第一名。

不过,“共享单车”仍然面临盈利难的问题。目前,全球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仅有的盈利项目在杭州和巴黎,盈利来源都是广告,杭州每年盈利2000万元,而巴黎velib则是2000万欧元。相较之下,其他城市的类似项目大都依赖政府补贴。

“‘共享单车’可能面临运营维护压力和损耗黑洞。”郑刚介绍,成本3000元至6000元的摩拜单车原定四五年的寿命,但在上海的损坏率目前已高达10%。更有人抱怨,“共享单车”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占用了停车位,同时也出现损毁严重、盗车私藏等不文明情况。

专家认为,共享单车与政府合作或更具前景。与市政府项目相比较,摩拜单车等具有几大优势,一是借还更便捷。APP支持扫二维码单车联网并进行用户身份认证;二是随骑随停,取消了停车桩和管理站;三是手机移动支付更便捷,体验更好。

郑刚建议,摩拜单车等如果能与当地政府基于市场经济原则实现双赢合作,如政府采购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广告等商业模式创新等,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即使像杭州这样已经有8万多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城市,每年也有上万辆的更新换代需求,摩拜单车等也可协助当地公共自行车系统更加完善、便捷、体验更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