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1月9日至10日,世界经济论坛首次花落广州。一连两天,200多位中国企业家、跨国企业大中华区高管、国际知名学者、国家相关部委官员齐聚广州,参加世界经济论坛首次在华南举办的商业圆桌会议。一批在业界地位举足轻重的广州企业也将亮相圆桌会议。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广州要构建全球城市网络重要节点,提升城市国际化层次和水平,举办重大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是一个重要抓手。广交会、创交会、留交会、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暨国际创新节、2018年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以及利用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等高端交流合作平台,让广州在国际上频频亮相。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教授表示:“广州是世界经济论坛朋友圈里的好朋友,论坛需要广州的积极参与。广州是举办商业圆桌会议的理想之地。”事实亦是如此,广州拿出最大诚意,得到四方积极回应。伴随着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的落户,广州将迎来更多高端国际会议落户。除了“2016年商业圆桌会议”“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2018年还将举办世界航线发展大会。
一个国际性会议能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美国一位市长曾经这样评价:如果在我这个城市开一个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们头顶撒美元。提升举办地城市的国际知名度是高端国际会议重要的效用之一,形象也是生产力,提升国际知名度,给举办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自身发展。新加坡就是一个例子,其旅游业占GDP 的比重超过3%,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与其将吸引国际会议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的举措不无关联。
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广州有更大作为。广州正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聚集三中心一体系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三大战略枢纽,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城市网络,全面对接国际规则,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面向全球集聚高端要素,将广州打造成为高端国际会议目的地,让广州在高端国际会议中发挥更大作用,可谓正当其时,潜力无限。
以高端国际会议为抓手,搭建起一个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大平台,将“国际大鳄”引出来,在广州布局。加入了世界经济论坛“朋友圈”之后,广州吸引了思科、微软、西门子、通用电气、苏黎世保险等世界500强企业扩大在穗投资布局,还推动了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以及世界经济论坛商业圆桌会等一批高端国际会议在穗落户,取得不俗成绩。
以高端国际会议为抓手,搭建起一个视野开阔、渠道畅通的大平台,助“广州大咖”找到合作机会,并争取走出去。以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例,代表团共进行近百场会谈交流活动,会上促成8个项目落户,达成24个合作意向,仅广州市南沙区就签署了3个重大项目,涉及投资额约210亿元。再如,不久前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中,广州市代表团前往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迪开展系列经贸活动,带回双方互利共赢合作“大礼包”,总投资金额达到2.6亿美元。
借高端国际会议东风,广州搭起大平台,许企业一个未来。利用好这些平台,抓住难得的机遇,深耕细作,必将提升广州本地的企业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合作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