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副司长姚建红
中国网财经11月10日讯 国家卫生计生委于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改经验的若干意见》及各地医改进展情况。就媒体提出的廉价药短缺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副司长姚建红表示,廉价药短缺问题成因复杂,可采取纳入目录管理、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定点生产、改革价格管理等措施来应对。
姚建红表示,造成廉价药短缺问题的原因比较多,如有的是原材料供应比较缺乏;有的是利益机制调节不平衡,药品不赚钱,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还有就是罕见病用药,用药数量很小,企业如果生产这些药成本就比较高等等。
姚建红提出解决措施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短缺药品纳入目录管理,包括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国家药物目录。纳入目录以后,医保能够支付,能够减少病人的负担,增加企业盈利的规模。
第二,各级医院要及时发现病人短缺药品,建立药品供应保障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及时起到预警作用,“就是什么地方缺了什么药能够及时发现,发现以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姚建红称。
第三,纳入定点生产管理。“比如在全国找几大药厂专门生产某几种药品,这样量就比较大,量大以后就能够盈利,所以通过定点生产的方式鼓励企业生产。”姚建红称。
第四,在政府的价格管理方面做改革,对廉价药或盈利比较小的、不常用的药品在价格上有所优惠,在医保政策上也有所优惠,鼓励企业生产。
“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在医改这个大框架下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包括医院、社会和药品的生产企业一起努力,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姚建红表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欢迎转载、商洽授权与合作。电话:(010)82081166转6065 邮箱:finance@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