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信阳11月6日电 (记者 窦玉梅)为探讨个案促进法治理念、方法及相关制度建设,以及指导性案例、影响性诉讼对法治进程的影响,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于今天在河南省信阳市召开主题为“个案促进法治:方法、制度与实践”的2016年年会。本次年会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郑州大学法学院协办,信阳市法学会和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大学等司法机关、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的专家学者对个案如何促进法治从方法、制度与实践角度进行了研讨。
香港中联办法律部部长兼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王振民在书面致辞中指出,研究会成立4年来,在中国法学会的领导、“两高”等机构的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和指导性案例的选择提供了很多智力支持,发挥了智库的作用。他提出要聚焦“两高”推出的指导性案例,发现其中包含的指导意义,并关注这些案例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的情况。
本次年会以“个案促进法治”的宏观思路与法理研判、“个案促进法治”的方法与技术、“个案促进法治”理念下的个案研讨为单元主题,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