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届奥运冠军吴静钰无缘奖牌,赵帅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中国跆拳道队拼下了里约奥运首金。这位曾经的女队,成为今天的中国首位男子跆拳道冠军,堪称一个小人物逆袭成功的完美励志故事。
从7年前一名省队的陪练,一步步努力,成为一名奥运冠军,赵帅的经历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这么幸运地成为故事的主角,一届奥运会,我们最终能记住多少人的名字。更多的人,却连出现在镜头前的资格都没有。可正是这些人,用自己的付出和辛勤,构建了一个冠军的基石。
官员们西装笔挺地出入下榻的高档酒店,运动员们住在安保严密的奥运村,在最无干扰的环境下备战,这大概就是普通观众眼中的奥运会。那么镜头之外的那些人呢?
我所住的公寓,离奥运场馆不算近。每天要先步行半小时,到达奥运专线的BRT车站,然后花费半个小时车程抵达主新闻中心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这里也是奥运主场馆群所在。不过要去看田径、足球等很多大项的赛事,就还要在这里转乘班车,再花费半个小时到一个多小时不等的时间前往。
结果有一天采访夜归,居然在大厅看到了一位穿着中华台北队队服的大姐。上前询问,才知道她是中华台北羽毛球队的康复师,奥运期间,她和其他几位伙伴也是临时租住在了这里。因为距离太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后来又碰到过几次,每次都能看到她疲惫不堪的神色,在电梯里已经是昏昏欲睡。
无独有偶,另一位媒体同行租住的公寓,隔壁的租客是一位马来西亚队的华人教练,他乡遇故知,两人还喝过好几次酒。这位教练运气好些,他的住所离奥运村比较近,每天步行就能赶到。
事实上,为每支庞大的奥运代表队服务的,绝不只是名单里那几百号人。很多教练、陪练、队医、理疗师,他们并未被记录在这份官方名单中,更没资格入住奥运村。他们每天在路上奔波,从未出现在镜头前,更不会被人们关注,但他们所做的最基本工作,却是每一位运动员不可或缺的。
所以赵帅夺冠后,第一个表示要感谢的,就是自己的陪练。接下来打算做的,就是为女队继续做好陪练。竞走王镇夺冠后,再三感谢的,也是每一个为团队做出保障的工作人员。幕后英雄,亦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