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星期一

百姓的健康与小康:从十四届农交会看我国农业发展新面貌

来源:环球网 编辑:林峰峰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汪亚)安徽的酥梨、新疆的红枣、斯洛文尼亚的红酒、波兰的乳酪……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的农产品让人们大饱眼福、口福。

11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此次农交会作为一次世界农业荟萃交融的舞台,不仅让中国优质农产品丰富了世界人民的餐桌、让中国老百姓品尝到世界美食,更让我们从现场攀升的贸易额和销售额中看到了近年来我国农民创新创业、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系列成果,展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面貌。

产业+扶贫:让贫困对象成为致富主角

一江带水、绿树环绕,很多贫困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这里土生土产的有机产品,不仅味道爽口而且营养丰富,然而交通闭塞、粗放式生产等原因却导致产品产量不高、销售不畅,农民脱贫致富见效缓慢。

作为农业部定点扶贫对象、湖南省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湘西自治州,近年来在突出“产业+扶贫”、发挥产业对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下,正走出一条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的脱贫新路径。

据介绍,湘西自治州目前共有29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万人,去年全州农民人均收入突破6600元,今年又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今年脱贫人数达16万。

湘西自治州副州长孙法军告诉记者:“让单打独斗向企业经营靠拢,让农民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发展捆绑在一起,调动贫困人口生产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是脱贫致富的关键”。

如何确保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避免扶农不扶贫、产业不带贫的现象,湘西自治州探索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新路子。具体而言,政府在结合本地气候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对外宣讲、人才培育等一系列帮扶政策和措施来筹集项目资金、扩大产品销售,实现市场化营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本届农交会首次专门设立扶贫展区,邀请定点扶贫的湖北恩施和湖南湘西、大兴安岭南麓片区、赣南原中央苏区等贫困地区的64个贫困县、146家企业、29个农民合作社参展,共举办贫困地区产品推进会13场,现场推介了茶叶、苹果、马铃薯、中药材等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当家产品、特色产品。

通过参加农交会,用文字、图片、实物展示的方法,结合现场品鉴和推介,让大山里的农产品“走出去”,同时,把社会资本“引进来”。“未来我们的目标是:两年攻坚、三年巩固,应兜尽兜,稳定脱贫”,孙法军如是说。

互联网+农业:让种出来的产品都卖出去

如果问起番茄是什么颜色的,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回答红色,那么黑色的番茄你见过吗?在本届农交会上,云南馆里一种颜色与车厘子相似的番茄让人们大开眼界。

大理市盈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王斯琪向记者介绍,这种黑番茄原产南美洲,被誉为水果中的XO。由于听说或见过黑番茄的人很少,所以现场围观、试吃的人很多,然而30元一盒的零售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王斯琪告诉记者,公司在南涧的种植园区属于大理市的贫困地区,当地有50多家农户参与种植,如何让公司提升效益的同时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致富也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今年是王斯琪和她的团队第一次参加农交会,截至目前,不少采购商都前来咨询洽谈合作项目,在农交会现场,王斯琪也将公司线上的微店推广给参展公众。对于此次农交会的成果,王斯琪表示很满意。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强调,要尽快形成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的推进思路,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

如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目标成为政府、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农交会省部长推介会的介绍过程中,不少省份都将瞄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地政府的主攻方向,推动农业互联网由消费型为主向生产型与消费型并重转变。

今年年初,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调研时就指出,“现在没有‘种不出来’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产品,要牢固树立市场引领的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市场需求,在做优、做精、做特上下功夫,确保产品适销对路”。

在信息进村入户、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企业和农民作为市场主体,要让农民富起来,就要让种出来的产品都卖出去,结合农业农村大数据、互联网+农业,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不失为脱贫摘帽的新思路。

据了解,本届农交会实现现场销售额2.5亿元,现场贸易额达699亿元。在这场同属于农民与企业家的农业盛会上,3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公司讲述本国农业与食品的故事,展示农业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果,寻找投资贸易合作的新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