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1月11日讯(记者 王颖)凛冬正当时。
市场仍是一派万籁俱寂般的沉默萧索,但有很多变化已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
近日,全国股转系统公开宣布,正在按照相关部署与要求加紧制定新三板改革方案;此外,继各地证监局陆续发布“监管第一课”培训通知后,全国股转系统日前公布最新进展,明确要求申请挂牌公司在取得挂牌函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辖区证监局报备,由辖区证监局安排挂牌公司参与“监管第一课”培训。
分层至今,市场未见预期中的上涨行情,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眼中,作为新三板市场改革的帘幕,分层拉开后,严管规范已然陆续间如期而至。
“新三板目前的现状跟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很像,坐在室内很温暖,但走出门很寒冷。冬天的到来非常必要,因为可以通过温度的降低,杀灭或消化掉春夏秋季积累下的很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对新三板提出期许,希望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让这个冬天来得更彻底。”数日前的中国新三板高峰论坛秋季峰会上,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这样提及对三板市场的未来期许。
后分层时代预启“疾风扫落叶”模式
尽管股转系统的“加紧制定改革方案”尚未透露具体细节信息,但总体思路已昭示于众——以改善市场流动性为核心,以市场分层为抓手,落实依法、从严、全面监管要求,进一步提升市场服务效能和整体运行质量。
有知情人士透露,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此前提及的一揽子综合交易制度改革方案,或将包含此前被市场和监管机构多次提到的政策,将于年底前推出。同时有消息称,针对创新层的制度供给将最先问世。
在此之前,针对分层后并未带来预期般的火热行情而对分层意义产生质疑的声音,不少市场人士提出分层仅是市场分类管理与深化改革第一步的言论,被看作得到了初步的证实。
“虽然很多人认为分层看上去并未带来实际作用,分层后也没有即时带来交易活跃程度的大幅改善,但分层实际上意义重大,分层就是为了分层之后的分类管理以及改革,这是一个过程。”作为公认的“新三板最好的女朋友”,天星资本不改积极的姿态在其总裁王骏的发言中一览无余。
从分层推出到一揽子改革方案酝酿制定,时程不远却道途弥艰。监管机构在新三板市场厉兵秣马,严管信号灯进入持续高亮状态,有业内专家称之为改革红利释放前对市场“必要的肃清”,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对此倾向表示认可。
中国网财经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截至本文发稿,今年以来已经有303家企业因违规而受到来自证监会、各地证监局、全国股转系统以及地方工商、税务、质监等多个监管部门不同程度的处罚。
“先打扫干净院子再迎客。”提及日趋收紧的监管动向,“啃哥”张驰用简明的比喻来预期市场的前景。
新政策能否圆满旧期许?
年终岁末严相逼,刷新股转系统的官网仍能时不时可见挂牌公司因违规被相关部门处罚的公示信息,而其中大多属于监管部门近期检查发现的历史遗留问题。肃清院落的步伐似是愈加坚定,而与此同时,众所期待的改革终于呼之欲出。
“分层制度作为补充办法以后,可能对创新层的政策要加快一些,也期待监管部门在必要的时候多进行解释沟通,以及期待真正推动我国在信息披露制度上的重要改革。”腾飞资本创始合伙人任溶对于市场新政策的期许,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市场投资人士的声音。
中国网财经记者走访不少业内人士,听取对于市场改革新政的期许,最多的呼声便是交易制度上的相对变革,最迫切的呼喊者便是新三板上一度被指认为“躺着也赚钱”的做市商。在他们看来,身为做市商,并没有传说中呼风唤雨操控市场的本事,只能尽量在专业能力范围之内,提供相对合理的估值与良好的流动性,而对于目前做市商的境遇,是基于已有的市场环境与规则形成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企业不满意,公众不满意,我们自己也不满意”。
“作为做市商,我们真真切切希望这个市场交易制度能够有一个完善,希望市场上有更多的投资人进来,也希望能推出一些更好的交易制度。”东北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胡乾坤说出了许多做市商的心声。
在机构投资人为主的市场,无法频繁进行交易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做市交易在做市商看来是“残缺不整”的,在此基础上做市势必会产生种种引人非议的问题,但频频作为“背锅侠”的做市商却是委屈之余也表示了理解,但更多的仍是期待。
“目前的交易机制设计是合理的,毕竟国外已有成功案例。只是在新三板的具体执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缺陷和不足,这些不足,我们希望在政策方面加以改进和弥补。”鲁先德这样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期许。
下一个 “不远的冬天”仍需绸缪
期声殷殷,终有回响。令人欣喜的是,恰逢此次股转系统一揽子改革方案传出风声,目前市场最为关心的几项制度诸如优化协议转让、推出大宗交易平台、引入竞价交易机制等等,或将在此改革方案中均有所涉及,优先在创新层推出。
在此之前,王骏便已大胆放言,留给投资人低价布局新三板的时间已不足半年;风口当下,期待股转系统一揽子改革后真正带来市场激活的目光更愈见迫切。
仍不乏冷静人士直言喧声。
“这个冬天我们正在经历,下一个冬天可能不远,中间相隔的春夏秋季都会非常短暂。”任溶对中国网财经记者如是预测,“而每一个挂牌企业或投资机构要在市场上立足,不应计较在冬天能否存活一两天,而应该真正计较于战略的大方向,核心问题是对企业去粗存精。”
“产业政策以及新三板政策的推动,会对流动性有一定触动作用,但这些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在目前新三板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企业内核。”中海阳执行总裁兼董秘赵萌作为挂牌企业的代表,在“过冬”的时节如是提及自己的建议。
在赵萌看来,新三板挂牌企业实现蓬勃稳健发展,才能有效给投资人与资本市场传递信心,从根本上实现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稳定持续的增长;而在任溶看来,新三板挂牌企业要提升综合实力,加快兼并重组将比单打独斗更有前景。
但仍不可忽视,股转系统即将推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仍是冷冽资本寒冬中,横空灌入万众期待的一股暖流。尽管态度保留者有之,观望犹豫者有之,保守存疑者有之,但在大多数市场人士的眼中,这终是新三板市场完善发展的重要一步。
“冬天是一个思考的时节。” 鲁先德这样评价时下所历的三板寒冬,“思考新三板作为开创性事业的边界和功能定位,思考清楚了,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但这些问题谁来回答,能否回答,多长时间可以回答,尽管无法马上判断,但历经了新三板这一段发展,作为市场的参与者,还是更应该多给新三板一些正能量。”鲁先德如是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