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星期二

山雨欲来风满楼:新三板董秘大考前心态大起底

来源:环球网 编辑:张坷

中国网财经11月11日讯(记者 胡雨)随着“首轮资格考试最快本月开考”的消息传出,“董秘”这一职业再度成为新三板上热议的话题:监管趋严众多董秘被罚、考试如何对待怎么对待、未来两到三年会不会出现更大“离职潮”……风声不绝于耳。

而不少受访者对中国网财经记者坦言“董秘圈”生存压力日渐增长,前途未来一片渺茫。

其实,当下的新三板董秘们除了压力之外,还弥漫着一种浮躁的心态。“天天想办法搞噱头,吹资本泡沫,对公司主营业务反而不如挂牌前上心。”某基础层挂牌公司董秘对中国网财经记者如是说。

心态浮躁或与市场环境有关?

前述董秘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自己在参加新三板各类聚会、路演活动时,接触到不少董秘都存在互相攀比、过度夸大宣传的情况。“主营业务如何反而没人关心,更多的竟是突出自己如何另类、如何能借助资本力量解决一切融资问题,都想用资本逻辑尽快把公司做大。”

在他看来,这种浮躁的情绪,折射出不少董秘乃至挂牌企业过于依赖和高估资本市场的作用,忽视了实体业务的发展,这对投资者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对此,中标节能董秘仝宝雄也有同样感慨。“中小企业因为各种成本压力,平均生存时间不到三年,于是都想通过新三板融资,但确实在宣传中存在过度吆喝的情况。”仝宝雄指出,有部分企业年报业绩不佳,但在对外宣传中仍有夸大业绩的现象。

仝宝雄还表示,当下不仅是董秘,不少挂牌企业本身也有些浮躁。“资本市场是一个平台,只能在企业发展主营业务时起助推作用。”在他看来,新三板上一些“奇葩”公司资金链断裂、发展难以为继,便是忽视了主营业务发展的缘故。

“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南北天地董秘崔彦军指出,当下新三板上不仅是董秘,部分企业甚至是机构,实际上也比较浮躁。在他看来,当下部分挂牌企业选择“卖壳”,不少市场机构盈利模式不清晰,忽东忽西,都是市场浮躁的体现。

至于浮躁的原因,崔彦军表示可能与当下市场环境有关。“企业发展放缓,各个方面工作压力增大,再加上融资相对困难,行情低迷,大家在变通的过程中,浮躁在所难免。”

是金子总会发光 修好“内功”最重要

近来频繁曝出新三板董秘离职或遭到处罚,有研报指出当前融资仍然偏冷,作为企业融资宣传的重要负责人,不少董秘也对中国网财经记者坦言生存压力大,但在交谈中他们仍对董秘这个行业抱有坚定的信心,也对日趋严格的监管表示理解和接受。

凯鑫光电董秘史克表示,监管再严格也是为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作为董秘要正确对待,摆好心态。尽管公司目前还处于基础层,但他表示对于将来的董秘资格考试,一定会认真对待。

仝宝雄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职业董秘不光要有其行业底蕴,还应有“道”,即职业道德和素养,先有“道”,后生万物。针对当下董秘们的浮躁情绪,他认为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不要在资本市场里迷失自我。“董秘的职责是能够及时把握资本市场的动态和趋势,以及公司业务的全部流程及相关领域,同时做好信批工作,利用自己的人脉圈帮助企业健康发展。”

崔彦军预测,明年后可能还会出现董秘“离职潮”,但他认为:“新三板董秘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因为将来优秀企业出现在新三板是超大概率的事件,对优秀董秘的需求也会非常旺盛,当然对董秘能力的要求肯定也更加严格。”

对于新三板任职资格考试,崔彦军认为考试本身不是目的。“股转是想通过考试,督促董秘去学习和提高自身水平,提升董秘行业整体规范化运作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