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1月11日消息(记者傅闻捷)今天上午,上海市工商局在青浦区吉盛伟邦家具村市场联络点召开全市第五批消费者权益保护示范联络点创建总结交流大会,并对第五批示范联络点单位代表进行了授牌。
目前,全市联络点已从2002年最初试点的126个发展到如今8429个,实现了对居村委会的全覆盖,并通过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逐步延伸到全市各个消费领域。去年以来,全市联络点共处理消费投诉14.5万件,涉及金额1500万元,向基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涉嫌违法线索2500多条。
第五批示范联络点创建活动,是消费维权联络点工作写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后的首次创建活动,评选出了维权成效较好,以及推出先行赔付、快速维权等服务措施的513家示范联络点和23家优秀联络点,通过评比创建和表彰宣传,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吉盛伟邦、红星美凯龙、友谊服饰市场等联络点主动建立并落实了先行赔付制度,将大量消费纠纷化解在企业内部;虹桥高铁站、上海火车站周边市场联络点等,针对旅客消费集中的特点,加快消费纠纷处置速度,实现九成以上纠纷当场处置,树立了上海“陆上窗口”的良好形象;新世界商场、百联南桥购物中心、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园区等联络点,积极构建分层分级的内部投诉处理机制,基本实现了消费争议和解不出门;馨佳园第九居委会、复旦居委会、静南村委会等社区类联络点通过建立由人民调解员、社工、党小组长、楼组长、经营者代表等组成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提供咨询、维权等服务,开立了“你呼我应”等各类志愿公益服务项目,有的还联合相关监管部门建立了“小小快检室”,指导志愿者为有需要的居民进行现场食品检测。
小区内、商务楼宇内的违法经营行为具有流动性、隐蔽性强的特点,工商部门始终注重发挥联络点身在“最前沿”的作用,通过联络点为日常监管、行政执法提供及时、有效的动态信息。实践中,联络点在发现保健品非法促销、地下窝点、存假仓库、无照经营、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社区联络点还将联络点工作与基层街镇“大联动”机制相结合,做到违法活动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基层所还积极指导、带领社区、学校等联络点,开展路面检查,进入商场、超市,从广告宣传、格式条款、食品安全等各种角度进行检查,既提升了群众和学生的维权意识,也使违法经营行为得以及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