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是网民购物的狂欢节,而今年的双十一又注定是开发区老赖们难忘的一夜。在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执行局开展的集中执行活动,其中当事人展现出的众生相,令人印象深刻。
叫嚣遇到电信诈骗的交通肇事者
胡某是一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被告,法院判令其赔偿原告损失合计一万余元。案件进入执行后,执行法官多次电话联系胡某要求其到法院处理案件,在执行法官表明身份、明确说出事由及判决结果的情况下,胡某仍拒绝配合并甩下一句“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法院的”就挂掉电话。后经查控平台反馈胡某有一农行借记卡上有几十元存款,交易明细显示每月有数额不等的两三千元存款记录。是仅仅冻结账户被动地守株待兔,还是另辟蹊径主动出击?为打击被执行人的嚣张气焰,执行法官选择了后者。执行法官从银行调取了交易对方名称,发现转入的存款均来自开发区一家台资企业,故断定胡某是在该企业上班。11月10日晚,两辆警车驶入该企业,通过人事部门约谈到胡某,从胡某吃惊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终于明白自己这次法院是真的找上门了。执行法官对胡某此前拒不配合的行为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当场向企业下达了扣留工资的手续。在一旁的工友唏嘘不已“以后遇到自称是法院打来的电话不能盲目挂断,因为有可能真是法院打来的”。
玩“躲猫猫”企业老总
在储物间昏暗的门后,执行法官找到了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张某,这是昨晚执行行动中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张某是设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一起财产损害赔偿案件,公司需承担百万余元的赔偿责任。案件进入执行后,该公司已闭门歇业,张某玩起了失踪,法院多次在公司、家庭住址附近搜索未果。近日接到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称张某近期每晚都回家居住。申请人白天在附近蹲守,确认张某今天没有出门。晚十时许,执行法官敲门数分钟无人应答,遂拨打张某的手机号,房间里响起手机铃声,增强了大家能找到张某的信心。但接电话的却是一名女子的声音,在法院工作人员说服解释十分钟左右,该女子打开门并称张某不在家。客厅、厨房、卧室、甚至阳台都没找到他的踪影。执行法官突然注意到拐角储物间的柜门,在打开门后出现了前面所述的一幕。后张某被带至法院谈话。
从10日晚八点到11日早八点,开发区法院的干警们不眠不休地奋战了超过十二小时,取得了丰硕战果:拘传10人、当场执行结案5件、总标的17万元、执行和解4件,司法拘留5人。 (华威 通讯员 周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