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吴倩):“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是中国法院今年起确定的工作目标。为此,各地法院纷纷出台措施推进相关工作。近日,北京法院打响“年底60天执行会战”。仅一周时间,北京全市法院已执行结案超过3200件,执行到位金额约8.79亿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安凤德表示,要通过这段时间的集中执行、联合执行,最大限度地清理执行积案。
“从我们小区进门口路面都窟窿,11号楼大堂的大理石交房半年就掉了,到现在也没修好。”“我们现在请朋友到家都不好意思,很多人都说,这房子是要拆吗?”“以掐水断电堵锁眼的方式胁迫业主缴纳物业费。”因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到位,位于北京西城区的荣丰嘉园小区业主委员会2014年底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撤离小区。
经法院终审判决,物业公司本应于今年5月21日前撤出小区并移交相关设施、资料,但物业公司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甚至组织员工围堵法院。据北京西城区法院副院长杨平胜介绍:“荣丰嘉园小区开发商选定的前期物业公司聚集百余名员工,于11月7日上午围堵我院办公区。经依法处理,我院对9名带头人员采取拘留措施,并劝离其他人员。为避免劝离人员自行脱岗导致小区失控,影响居民生活,当日下午,我院立即启动强制执行程序,成功将小区17栋住宅楼、1栋会所的全部物业设施交接给业委会委托的新物业公司。”
这次大规模强制执行活动是北京法院本月开展执行会战以来执结的案件之一。根据法院制度的执行措施,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送达3日后,被执行人仍不依照法律文书履行义务的,即可采取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限制被执行单位法定代表人等强制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执结的案件,则加大搜查、强制腾房、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的适用力度。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安凤德表示,开展此次执行会战关系到北京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回应民众期待的司法为民之举:“当前,约有超过30%的案件查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在得不到执行的案件中,找不到被执行人的案件约占1/3。开展年底执行会战,就是要通过这段时间的集中执行、联合执行,最大限度地清理执行积案,切实解决一批长期未结的‘骨头’案件和涉民生案件,促进执行质效不断提升,避免因法院自身原因造成新的积案。”
据了解,“年底60天执行会战”开展一周来,北京全市法院累计执行结案3200余件,300多名被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执行到位金额约8.79亿元,发放执行案款约3.74亿元。有关执行会战进展,北京法院将每周更新发布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