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梅
据统计,我国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那么,健康的血管是如何慢慢出现疾病的呢?人10岁之前的健康血管如同橡皮筋,有弹性且柔韧;血管内壁很滑,没有任何物质沉积,如血脂、血栓、重金属等;10岁之后胆固醇开始在动脉内皮下沉积,形成脂肪条纹,但这并不会造成动脉硬化阻塞血管;30岁开始很多人出现动脉粥样斑块,但只有堵塞70%才会出现如头晕、心慌、气短等不适,因此很多人并未在意;40岁之后斑块易破裂,引起血管堵塞,心肌梗塞、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迅速增加。
其实,平时我们可以通过食疗来养护血管:
1.少吃细粮,多吃粗粮
选择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全谷杂粮,如糙米、荞麦、燕麦、红豆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和血胆固醇,从而保护血管。
2.适当补充“排盐”食物
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为吃盐过多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病例多达165万。因此,要想保护血管,除限盐外,还要适量吃点“排盐”食物,打扫血管杂质 。
3.多吃蔬菜和水果
新鲜蔬果中含有很多活性物质,能用较少的脂肪摄入量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同时里面的活性酵素及膳食纤维能加快人体肠道蠕动,及时排便。
冬意渐浓,患有“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要警惕并发症的产生,多吃蔬果,同时每天坚持适当运动,能帮助清除血管内壁附着的脂肪、胆固醇,辅助调节血压、血脂。
(作者系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护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