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股再续强势,上证指数创反弹新高3221点后震荡回落,最终在3210.37点位置收盘,再度刷新10个月新高。种种迹象表明,机构早已在三季度抢在深港通开闸前加仓抢筹传统产业股,随着指数短期内连续上涨,目前已经获利丰厚。因此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切莫轻易追涨周期股等大盘蓝筹股,反而可以加大对前期滞涨的中小创成长股的关注度。
广州日报记者杨欣
周一大盘冲高回落,盘中沪指创反弹新高3221点后震荡回落,创业板走势稍强,中小板表现低迷。电信运营、港口水运、交运设备、一带一路概念涨幅居前;黄金股继续调整,高送转、股权转让跌幅居前。大盘全日放量明显,而创业板则出现了转强迹象。
昨天,中铁二局的反复开板显示资金高位的矛盾心理,多空双方的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而在早盘助推沪指上行之后,银行、券商等一线蓝筹也逐步回落,周期性板块受到期货市场的影响,有色、煤炭也震荡走低。短期市场在高位大概率震荡加剧,不排除周期品种面临较大的获利回吐的压力。
广州万隆技术派人士认为,昨天沪指冲高回落背后放量滞涨意味明显,这显示出多头在连续上攻后开始显现疲态,而短线来说沪指自上周三V型反转以来,四个交易日涨幅已超过百点,短线极有可能依托3200点平台位进行修整和清洗浮筹,这种以时间换空间也是比较健康的走法。因此在量能和人气再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前,上证指数短线突破3220点继续向上具有一定难度,更有可能进行震荡整理,甚至进一步回踩3140点确认突破有效。
投资建议
回避
传统产业暴涨品种
记者注意到,多种迹象表明,机构早已在三季度闸前加仓抢筹,并且已经获利丰厚。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沪指在3000点上方持续震荡上行,沪深两市共有1410只个股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银行等三类蓝筹股的行业占比居前,其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达150.2亿元。
此外,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机构降低对传媒、TMT等新兴行业的仓位,转而对偏稳健的消费品和传统周期行业增仓。
不过,也正因为机构在三季度介入传统产业类个股,随着上证指数从9月30日至今上涨幅度已达12%,机构在这类个股上的浮盈已是不小,随时面临阶段性获利出局的压力。
鉴于参与机构的投资喜好,A股市场风格很可能出现转换,蓝筹股和成长股有可能迎来一轮上涨行情。
中信证券市场人士陈慕林认为,年末调仓换股要慎重,近期市场的投资策略是“轻指数重个股”,除了在相对低位适当介入低价权重股以外,一批前期没有大涨过的中小创成长股机会开始凸显,投资者不宜漠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