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 星期二

河南要建第二个“中关村”

来源:环球网 编辑:张坷

□本报记者谭勇

河南科技产业对比国内一线城市相对落后,但随着11月13日上午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未来这一状况或将得到明显的改观。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被誉为第二个“中关村”的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将带动并催生河南庞大的科技产业链条,为郑州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增添科技底气。

建设八大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是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家批复的第二个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据介绍,技术转移中心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拟建设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区、技术产权交易区和技术研发服务区三大功能区,国际国内技术转移、全省产业集聚区技术转移服务、创新成果展示和发布、科技资源共享、科技综合服务、技术交易、科技金融服务、新兴产业研发服务等八大公共服务平台。

作为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的运营机构,河南省中原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由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与河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注册。该公司董事长常林朝介绍,运营机构将致力于搭建技术对接平台,拓展国际合作渠道,要争取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技术转移中心,并在全省各地建立分支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有“中国纳斯达克”之称的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再度现身。这家企业曾在2010年11月12日,作为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开盘交易,曾有41家挂牌企业和2.3万名投资者进场交易,6个交易日交易额达到4.5亿元,为挂牌企业融资2.32亿元。一度火热后,市场交易却很快被叫停,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也陷入长期的“蛰伏状态”。

如今,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搭上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的大船有望“借船出海”。据了解,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为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的交易平台,将通过充分发挥打造辐射全球的技术转移交易网络,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营商服务体系,为知识产权交易提供丰富的基础资产。

首批重要服务机构进驻

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正式运营之初,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与河南嵩山科技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嵩山科创)成为第一批进驻郑州中心的机构。

据了解,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是由北京技术转移交易促进中心、中科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来自15个国家的40余家知名技术转移与创新服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致力于为跨国技术转移提供全面支持的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汇聚全球创新资源,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目前,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已经和4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500多个技术转移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嵩山科创投资方包括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建业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和河南北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东背景深厚。不仅如此,嵩山科创在促进科技与资本结合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探索。目前其投资的以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洛阳863创智广场科技园、中以科技城为代表的科技生态产业园区,已经初步形成科技集群,并产生良性互动和规模效益。作为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运营机构的重要支撑之一,嵩山科创还设立了100亿元规模的嵩山科技创新产业基金。

科技产业迎来重大机遇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今新的商业基础正在加速形成,为附着在科技技术产业链各环节的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科技在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不断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5.1%。而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驱动下,河南科技产业将会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遇。

在这样大背景下,各路资本纷纷在科技中寻找投资机遇。国际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正式运营当天,中原银行、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等纷纷亮相并签约,嵩山科技创新基金分别与中原银行、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财智管理投资有限公司等签约,这些都将为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在河南的新技术研发、项目孵化、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嵩山科创公司董事长马宝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发挥其“资本+技术+产业”的集成创新平台优势,锁定TMT、智能装备、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节能环保、大数据等行业,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我省推广的新技术提供研发、项目孵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支撑。

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教授谢东方表示,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的运营将成为河南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第二个“中关村”正渐行渐近。⑦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