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晓帆 报道
本报青岛讯 11月10日,青岛市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议召开,总结交流各区市农业产业脱贫攻坚行动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并组织参会人员到蓼兰镇杨家顶子扶贫创业园和崔家集镇蔬菜扶贫农创体,现场观摩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
青岛市各级农业部门今年因地制宜实施农业产业“四大”工程,助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工程,支持引导经济薄弱镇(村)、贫困村(户)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园艺;实施农业科技服务工程,组织开展千名技术人员下乡活动,每个贫困村建立1个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站点,强化农村贫困人员的创业就业技能和素质能力培训;实施新型主体带动工程,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扎实推进贫困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程,盘活资产、开发资源,进一步增强了村集体带动脱贫、促进增收的能力。
截至目前,青岛累计投入经济薄弱镇(村)、贫困村扶贫资金3577万元,占农业项目资金28.5%;累计帮扶贫困人口2477户、贫困人口5702人;2487个村启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中1027个村已完成改革任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