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门”余波未平,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希拉里 · 克林顿 又卷入一桩丑闻。美联社梳理 希拉里 担任国务卿头两年的日程表和邮件发现,她接见过的非公务人士当中,超过一半曾向 克林顿 家族的基金会捐过钱。
美联社评论,虽然眼下尚未发现其中有何违法之处,但这一“异乎寻常的比例”不免令人揣测 希拉里 有以权谋私之嫌,更让人对她的 政治操守 产生质疑。
【想见面 先交钱】
美联社2013年向美国国务院要求获取 希拉里 担任国务卿期间的工作记录,但迟迟没有收到答复。去年美联社以违反《信息自由法》将美国国务院告上法庭,后来如愿获得这些资料。
美联社梳理这些资料发现,2009年至2011年期间, 希拉里 一共与154名非公务人士见过面或通过电话,其中至少85人曾以个人名义或名下企业名义向 克林顿 基金会捐过现金或向基金会的海外项目投过钱。这85名“金主”累计向 克林顿 基金会捐款1.56亿美元,其中至少20人捐款额超过100万美元。
这154人不包括美国联邦政府工作人员,也不包括外国政府驻美代表。美联社报道,两年期间, 希拉里 一共接见过至少16名别国外交人士,他们也以各种名义向 克林顿 基金会“贡献”了170万美元。
美联社披露,接受 希拉里 接见的多有求于她。例如,孟加拉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先后两次在华盛顿求见 希拉里 ,请求她为自己“说话”。尤努斯当时被孟加拉国政府要求从他创立的乡村银行辞职。 希拉里 在邮件中命令下属想办法帮尤努斯,她本人访问孟加拉国时也发表演讲声援尤努斯。尤努斯名下的多个机构向 克林顿 基金会的累计捐款在12.5万美元至30万美元之间。
收到“恩惠”的不止尤努斯一人。 希拉里 曾下令要求国务院工作人员为华尔街投资管理公司黑石集团主席史蒂芬·施瓦兹曼的签证提供方便。黑石集团是 克林顿 基金会的大“金主”,以个人和公司名义共捐款62.5万美元至130万美元之间。
美国国务院官员称,“没觉得”国务院任何行动受到 克林顿 基金会的影响。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用外交辞令回应称:“国务院没有规定禁止工作人员与政治竞选团体、非营利性组织或基金会来往,这其中当然也包括 克林顿 基金会。此外,会见(国务卿)的要求、建议和申请通过多种渠道提交到国务院,这其中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