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星期六

新三板一周七宗“最”:股转对券商开出迄今最严罚单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林峰峰

中国网财经11月18日讯(记者 胡雨)深交所推动新三板转板的话题还在热议,股转又对券商开出前所未有的纪律处分。一边是预想之中的好行情,一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严监管,或许会成为新三板未来发展的常态。今天中国新三板的小编为大家梳理一下本周新三板市场的7宗“最”。

最关注:新三板处罚升级 三券商被处迄今最严监管措施

继今年前期对10家券商“违规开通新三板账户”下发自律监管函之后,昨日,股转系统又对3家券商——宏信证券、财富证券、中银国际分别给予公开谴责、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这也是股转系统可采取的最为严厉的监管措施。

最热议:深交所将积极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

11月16日,深交所副总经理金立扬在第十八届高交会的“十三五规划及供给侧改革”主题论坛上透露,深交所一直以支持创新创业为使命, 将深化创业板改革,其中包括将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推动“双创债”发展,丰富创新支持工具,推进科技金融信息平台建设。

最担忧:新三板跟风“搬家” IPO扶贫概念涌动现隐忧

周二,宣布将搬到贫困县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恒信玺利成为市场最抢手的香饽饽,大涨9.14%,以3.09亿元高居成交额榜首,占全市场当天交易额接近三成。

然而,多位业内人士都指出,仅仅为了IPO绿色通道而搬迁的套利行为并不靠谱,迁址涉及人才、管理、文化和政府资源等诸多问题,企业迁址后同时面临经营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需要理性对待扶贫概念股。

最大胆:中信建投新三板业务违规被罚 客户“瞒着”监管部门完成重组

继民生证券之后,又一家券商因新三板业务违规被处罚。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16日晚间发布监管公告,决定对中信建投出具警示函、要求其提交书面承诺,原因是“作为速达科技的主办券商兼独立财务顾问,中信建投未能在信息披露事前审查中发现速达科技对重组行为存在误判,也未能在明知公司交易行为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情况下督导公司规范旅行相关程序”。

最支持:多地证监局备案挂牌企业 防新三板个体风险

“在此之前,地方证监局一直没有要求过企业进行备案工作。目前,派出机构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将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监管前置,而不仅仅是事后查处,或者是采取现场突然检查等形式。”中金公司一位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近日,有记者了解到北京、江苏、广东、浙江、湖南、安徽、青岛、上海、陕西等多地证监局向券商或企业发布通知,要求挂牌企业前往证监局进行详细备案。

最无奈:新三板频现“黑天鹅” 做市商忙着“去库存”

截至11月17日,至少28家企业遭遇做市商退出。这28家公司中,有23家位于基础层,5家位于创新层,目前尚未有企业出现所有做市商全部退出的情况。遭遇“退单”的热门股是枫盛阳,有8家做市商宣布不再为其提供做市服务,仅剩3家做市商在坚守。

据了解,在能统计到的公开数据之外,还有不少做市商虽然没有宣布退出做市,但也在悄悄“出货”。主要途径仍然是二级市场交易,“有买家出价,只要不亏太多,我们就会出手。”在近期不少新三板活动上,“做市商如何去库存”已然成为隐晦却热门的话题。

最期待:董秘喊话主办券商 需要四大服务

近日“董秘一家人”撰文指出,期待主办券商能提供四大服务:

对政策和业务规则的解读,需要解说员而不是通讯员;需要有针对性的、适应最新监管动态的、适应挂牌公司迫切需求的、结合案例开展的培训,而不是流于形式、照本宣科的培训;希望挂牌公司之间、挂牌公司与未挂牌公司之间、挂牌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资源能够整合与对接;融资和并购重组方面,希望根据挂牌公司的需求,帮助挂牌公司迅速精准的找到最适合的机构投资人。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