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乐渭
新闻:11月上旬,东北地区10个城市重污染“爆表”,其中哈尔滨市与大庆市最为严重。哈尔滨严重污染持续26个小时,“爆表”持续14个小时,但仅启动蓝色预警;大庆市实际重度和严重污染持续37个小时,“爆表”持续24个小时,按照规定应启动红色预警,但该市仅预测一天重污染,实际启动橙色预警。
点评:雾霾是近年来中国北方挥之不去的梦魇,其产生有多种原因,也难以很快消除。在此背景下,如何制定预案以及按规定启动预案应对雾霾以尽可能保护人们健康,就成为一个现实选择。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对严重雾霾或视而不见或避重就轻,并没有按规定启动相应的预警。
上述地方的做法违背依法行政的要求。各相关地方既然依法制定了雾霾应对预案、规定了相应级别的预警,那么在条件成就时即应启动相应预案。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不启动相应预案,都是对规则的违背,也不符合依法行政原则。
人尽皆知,雾霾对人体有着严重危害,也正因此,才需要制定预案应对之。预案启动条件的成就,意味着维护公众健康需要采取相应级别的应对措施,若在条件成就时还不启动相应的预警,无疑是对公众健康权利的漠视,不是小事。
或许对某些地方官员而言,启不启动相应预案应对雾霾或还有其他考量,但健康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若官员连公众最基本的权利都敢漠视,公众还能指望什么?
被顶替上大学者仍有入学资格
新闻:近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拒绝王娜娜的学籍恢复申请一事,引发网友关注。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处日前表示,如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同意王娜娜入学,即可按有关规定为其恢复学籍。
点评:王娜娜于2003年考上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因被冒名顶替而失去上大学机会。事发后,河南省教育厅于2016年2月注销了假王娜娜的学历信息。9月14日,王娜娜向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邮寄《学籍恢复申请》。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王娜娜仍应具有入学资格。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7条规定:“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按此规定,王娜娜尽管没有按时入学,但其被冒名顶替,属于“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被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答复称:“在2003年的规定时间内,王娜娜已经持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当年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完成使命”。当年的入学通知书是给王娜娜的,而入学的却是假王娜娜,因此,若说使命的话,入学通知书的使命并没有完成。
另外,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声称“找不到恢复你入学资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无权恢复你的学籍”,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对于王娜娜而言,其仍有入学资格,其入学不需要特别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相反,认定其已经失去入学资格才需要拿出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
封杀“吃人井”还须统一立规矩
新闻:11月6日,河北保定6岁男童不慎掉入菜地枯井中。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组织了500多人、100余辆大型机械进行救援,经过107个小时的努力,男童于11月10日晚被救出,但已不幸身亡。据报道,该枯井有40多米深,系早些年村里打的灌溉用井,现已废弃,井口没有任何覆盖物。
点评:近年来,我们经历了太多类似事件,众多鲜活的生命被废弃设施设备或其他无人看管的设施设备吞噬。据统计,仅今年以来,就有29起坠井事件见诸报端。
这些事件的发生,当然可以怪罪于这些设施设备的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但人们应该清醒认识到,不能指望追究民事侵权责任就可以使这类危险消失,因为这种时时可能吞噬生命的无人看管设施设备太多太多。更重要的是,侵权责任是一种事后弥补性的责任,再怎么追究,生命的消失都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
有鉴于此,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应该通过统一立法,明确相关设施设备应该如何管护、废弃处理必须包括回填措施等。同时,除了追究相关人员的民事责任外,还应追究相关行政乃至刑事责任。只有多管齐下,方可能防患于未然。
防扶贫金变唐僧肉笼子要扎紧
新闻:记者近日从辽宁省检察院得到一组数据:2013年至2015年,该省检察机关共查办涉农领域职务犯罪1367人,查办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94人,合计占同期查办职务犯罪总数的19.4%。6月29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指出,有1.51亿元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违规使用。
点评: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不断出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进步。遗憾的是,一些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被钻空子,专项资金及补贴被套取等情况也日渐增多。
前述问题的发生,首先是因为不法分子利欲熏心、无视法律,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制度笼子”扎得还不够紧,出现了可被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漏洞。为保证民生资金为民所用,避免民生项目成为人人想咬一口的“唐僧肉”,必须在政策程序设计上更加严密,环环相扣,尽可能堵住漏洞。
应考虑精简环节,让资金尽可能直接到民众手中,减少中间环节,必要时可竞争性引入社会中介组织作为第三方参与资金的运行。同时,尽可能做到政策落实程序公开,让资金拨付运行处于阳光之下。畅通公众举报投诉渠道,鼓励社会公众特别是与其利益密切相关人士随时对资金运行进行监督。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一经发现问题即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