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汤晓燕 韩玉斌)一直以来,对工业产品生产单位的监管都是靠执法人员走街串巷、实施人海战术。由于执法人员有限,根本无法实现监管全覆盖,而且这种传统的监管方式不能及时掌握新注册和注销的企业情况,无法实现动态监管。为此,山东蓬莱市场监管局主动适应新的形势需求,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推进该市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立工业产品生产企业信息动态电子档案,提高工作效能,为全市生产领域工业产品质量的提升、生产经营秩序的规范打下坚实的基础。
借助机构整合的优势,该局从原工商综合业务系统入手,调取蓬莱辖区内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名单,按照管辖区分发到各市场监管所,要求各所对辖区生产领域的企业、个体户逐户排查,采集信息建立书式档案,同时将采集的信息及时录入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建立企业电子档案,在企业信息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还可将日常检查情况、企业行政处罚情况等信息录入系统。同时该系统还包括信息预警、统计分析等模块,可以更全面直观地掌握全市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经营现状。
经核实,目前该市共有工业产品生产单位880家,已全部录入监管系统。在以后的监管过程中该局将定期对这些企业进行巡查,发现问题责令企业及时整改,必要时进行处罚,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多次发现问题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将有限的执法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