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星期六

规范发展 正道成功

来源:环球网 编辑:林峰峰

□ 宗 樾

11月8日,由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广告监督管理司指导,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主办,京东集团和《光彩》杂志社共同承办的“网络交易自律与发展峰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工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江平,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以及来自百度、1号店等18家知名网络交易平台的代表,近300家实体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峰会。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做了开场致辞,他表示,京东在现行法律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高标准的自律措施,并不断思考,呼吁社会各界与全行业共同构建与网络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更高标准的新秩序。

今年年初,在京东的年会上刘强东提出了“新经济、新秩序”的主题。作为领军企业,京东在现行法律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高标准的自律措施,与此同时,他们也在不断思考、并呼吁社会各界与全行业共同构建与网络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更高标准的新秩序。新经济需要新秩序,只有规范发展,才能正道成功。

刘强东所理解的新秩序至少具有下述5个特点:

新秩序一定是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的秩序。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东部还是西部、无论企业的性质还是规模,所有的市场主体,所有的竞争者在同一市场条件下,自由的展开竞争,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政府在政策措施、市场监管、税收公平等方面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市场参与者。大力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某些领域具有支配地位的大企业,要摒弃工业时代的垄断思维,真正将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贯彻到每一份合同、每一笔交易。在法律实施中,真正赋予反垄断法以“经济宪法”的权威,使公平竞争成为市场参与者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成为中国最主流的商业文化。

新秩序一定是对“信用”充满敬畏,并能充分体现“信用”价值的秩序。

诚实信用,不仅是法律原则和规定,更是普世的道德准则。近年来国家不断改革传统的市场监管模式,越来越突出信用监管的作用。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市场秩序,一定要对信用有一整套全面、客观而科学的评价机制。对企业而言,这套评价机制的权重指标要包括企业与政府、与合作伙伴、与交易对象、与消费者、与劳动者、与投资者等多个层面。政府部门之间、政企之间、地区之间信用信息共享、实时联通和大数据的运用,将有助于信用状况的掌握,从而更好实现守信褒奖、失信惩戒、炒信严惩。信用将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最为珍视、倍加呵护的财富。

新秩序一定是极力保护创新和创造的秩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赋予了中国网络经济蓬勃生机和不竭动力。保护创新和创造,就是保护人类一切智力成果、就是保护品牌、专利等知识产权所有人付出的心血。对知识产权的漠视,最大的危害不仅是在国际上大国尊严的受损;不仅是劣币驱逐良币,使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乃至中国经济深受毒瘤之害;更重要的是当一个年轻人可以轻易的从网上买到假名牌的时候,这会影响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创新梦想。建立在假货产业链上的所谓经济,其本质是饮鸩止渴。新经济一定不是建立在迁就和纵容之上,新经济孕育在创新和创造之中。要让保护创新和创造成为最广泛的社会共识,要像保护有形财产一样保护知识产权。我们要通过制度和法律实施来共同呵护年轻人的梦想。

新秩序一定是对消费者充满敬意的秩序。

不仅是《消法》,越来越多的法律制度、政策措施都关注到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消费者的每一次消费,都正在成为整个国家、乃至人类社会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增加消费者福利,新经济可以做得更多。电子商务丰富了消费的内涵、创造了消费模式、引导了消费行为,大数据、物联网、VR/AR技术前所未有的优化了消费体验,今天的消费者正在享受着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消费环境,更应受到更完善的权益保护。知情权、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与交易安全、平台服务标准等问题正逐步破题,规范的框架正日益清晰。最本源的问题——何为真正的消费者?该如何协同社会资源共同为真正的消费者谋福利,又一次成为全社会共同思考的焦点。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碰撞中,中国消费者保护大厦方能由奠基走向拔地而起。

新秩序一定是倡导“品质”的秩序。

中国已经经过30年高速增长,已经有能力去强调消费的品质。消费端,中国有正在升级的旺盛消费需求;制造端,中国有庞大的制造能力;问题的核心就是要让国内制造和供给的产品能够满足升级的需求。在这方面,电商的引导和渠道作用日益显著。强调品质电商,强调品质、品牌、品商,这是流通领域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是新常态下电商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整合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联手优质品牌厂商,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消费,不仅会助力中国品牌崛起,中国品商的发展,更会弘扬工匠精神和中国制造,助力中国经济成功走向转型升级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