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凭借地铁门上一个小小的“锁闭”装置,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摆脱倒闭或被世界排名第一的轨道交通门系统公司收购的命运;十二年前,三名留美的中国学者回到南京成立生物科技研发和生产基地,如今,这个叫金斯瑞的公司已经在全球人工基因合成市场占据了25%的市场份额。
注重创新与自主研发让南京千家高新技术企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据统计,2015年,南京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接近5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3件,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康尼”这个名字对不少人来说挺陌生,可坐过南京地铁的市民都与“康尼”有过亲密接触。创造了“中国轨道交通第一门”神话的康尼,曾经不过是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如今,它已成长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企业。这个神话是如何创造的?康尼机电总工程师史翔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讲述了这背后的故事。
“2006年,康尼门系统在上海地铁车辆实车试验中出现开闭不灵敏问题,项目总包方西门子公司要求康尼在三个月内解决锁的问题,否则将改用其他公司的产品。就在这危急关口,世界排名第一的轨道交通门系统公司对康尼使出‘胡萝卜加大棒’的招数,一方面向康尼的门锁提出专利侵权诉讼,另一方面表示要高价收购康尼。”史翔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