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27日讯(记者 李永贵 通讯员 黄献光)随着生猪价格上涨,养猪成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金饭碗”。允许农民按习惯方式养猪,不拆除、不改建猪舍,又能实现污染治理,这一难题今天有了福建解法。
8月26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厅畜牧总站等单位,联合在宁德市屏南县召开微生物异位发酵处理猪场粪污现场观摩会,福建省设区市及生猪养殖重点县(市区)畜牧站站长、环保部门负责人,微生物发酵床养猪产业联盟成员,省内外中大型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共100多位代表参加。
异位发酵床综合治污技术,是针对原位发酵床而改进探索的自主创新成果,它允许农民按照传统方式养猪,无需改造或折建猪场,只在猪场地势较低处建设发酵槽,将粪污均匀喷洒在发酵床上,通过微生物发酵来降解污染物,既实现污染零排放,又获得生物有机肥,还保住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农民乐意推广这项发明的原因,是它有效破解原位发酵床操作不便、改建猪舍增加治污成本等顾虑,目前已在宁德南洋实业、宁德百惠农业、屏南县吉龙农庄、福建宏源农业、福建一春农业、龙海市鹭美养殖场、江西正邦集团等多家企业示范,治理30多万头生猪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