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深港通开通在即,在此我们回顾运行两年的沪港通,并以此为参照探寻深港通的投资逻辑。(本文主要分析内地市场)
一、交易数据
1、两年双向交易数据回顾
2014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的沪港通,首次在不改变本地制度规则与市场交易习惯的原则下,建立了一个双向的、全方位的、封闭运行的、可扩容的、风险可控的市场开放结构。据港交所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16日,沪股通在464个交易日里累计交易金额2.26万亿元人民币,港股通在455个交易日里累计交易金额为1.49万亿港元。从资金流向来看,沪股通在过去两年里累计净买入1325亿元人民币,港股通则累计净买入3544亿港元。
2、沪股通额度使用不及预期
从单日使用额度情况来看,除了开通日当天沪股通用满了130亿元上限外,再无单日用满额度的情况出现。事实上,自开通至今,沪股通平均每日使用额度不足6亿元。
3、沪港通资金双向流动下资金净流由北上反转为南下
沪港通开通后,资金双向流动。沪港通下资金净流方向经历了一个由北上资金多于南向资金(受益于2015年上半年A股牛市)到南向资金多于北向资金的过程。
二、外资投资偏好
1、外资四次增仓买了什么板块?
外资主线标的: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
外资二线标的:建筑、家电、汽车;计算机、传媒、国防军工;有色、钢铁、房地产
2、外资偏好什么类型的公司?
大市值+低估值+高盈利+高股息率
三、沪港通VS深港通
“深港通”不仅可以被视为沪港通的升级版,同时也宣告着这种全新的资本市场双向跨境资金流通模式在实践层面上的成功。自此两地的二级市场“股票通”战略布局已基本完成。总体来看,深港通的具体方案设计存在超预期的成分,作为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升级版,深港通投资额度和标的范围的扩展说明A股国际化、市场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而海外投资者权重的逐步提升也将引导A股市场特征向成熟市场演进,后续交易品种的丰富以及“沪伦通”、纳入MSCI都值得期待。
细节对比:1)与沪港通大蓝筹不同,开放新兴行业标的 2)总额度无限制,日额度平行 3)投资创业板股票前期仅限机构投资者 4)积极开发其他金融产品 5)开通准备时间需4个月左右,预计11月底。
四、深港通预期如何影响A股市场?
短期影响:
1)增量资金方面,我们预计带来的增量资金较为有限。首先,根据沪港通日均使用率5%-10%及单日额度130亿来测算,乐观估计未来半年资金流入规模大约在1500亿左右。其次,短期在美元强势和新兴市场承压的背景下,深港通年内开通对增量资金的吸引力也将大打折扣。另外,今年下半年以来两地估值趋势性收窄的格局也将压缩资金北上的体量。
2)估值修复方面,我们预计对A股整体估值的压缩效应不强。首先,根据沪港通的情景来分析,深港通带来的交易量相比A股的交易占比较低,大约在3%-5%左右,所以实际上对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其次,虽然两地投资者结构以及策略风格不同,但由于两岸货币政策、经济环境的不同,短期难以实现大规模“互联互通”,而流动性溢价现状因此短期难以大幅改观。
3)市场情绪方面,我们预计投资者情绪会低位回升。首先,借鉴沪港通开通的情景,A股在经历三轮股灾后,投资者对深港通的开通抱有一定的预期,近期成交量也有所活跃。其次,从板块催化来说,深港通的启动确实利好一些权重板块。其中包括券商板块、低估值大蓝筹、稀缺标的、高分红、高成长白马股等。
中长期影响:
1)深港通的启动,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一方面,将有利于完善A股市场化的体制,为投资者建设一个更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将有利于推动A股全球化的进程。未来对于A股纳入MSCI以及“沪伦通”的预期也有所加强,为内地市场引入更多的活水。
2)深港通的启动,将逐步改善内地市场估值体系以及投资者结构。首先,内地市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估值高溢价特点将慢慢褪去,内地市场跟风炒作的投资者行为也将得以抑制,内地市场专业投资者占比也将逐步提高,总之,与全球趋势靠拢将成为未来的方向。其次,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全球化的推进,内地资本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将成为大势所趋。我们对比发达国家来看,其海外资产的配置占GDP比例普遍较高,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型、居民财富的积累、投资者基础的强化,两地互联互通将成为开启全球化配置的主要纽带。
【本文作者】
清和泉资本董事长/投委会主席 刘青山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具有近20年的投资研究经验,中国基金行业第一批从业人员,参与筹建华夏基金和湘财合丰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前身),曾任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曾多次获得晨星基金经理奖、金牛基金经理奖和政府颁发的突出贡献人才奖,连续两次荣登福布斯十大基金经理榜单,是全行业仅有的十位“金牛基金十周年特别奖”获得者之一。
【清和泉资本公司简介】
北京清和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由明星基金经理、前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刘青山先生创建,汇集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的专业人士,引入华尔街战略投资者及国内产业资本,力争打造融合中西方投资理念和联接一二级市场的领先资产管理平台。
清和泉资本致力于打造具有私募市场化机制和公募专业化投资功能的资产管理平台,致力于实现客户、合作方、员工、股东的多方共赢,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