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快乐的文都观光之旅

来源: 编辑:林峰峰

快乐的文都观光之旅

 文:惠安县实验小学502班:王偲妍    图:陈成奎

“偲妍,起床了!我们要出发咯......”妈妈用清亮的嗓音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伸了伸懒腰,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呀!今天我们小记者团要去巡游文都。”我一边自语,一边从床上跳下来。此时的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能和这么多小朋友们去文都观光,紧张,是因为我要当一天的小记者,到时还会有电视台的叔叔来摄像,想想就更紧张哦!

我和妈妈按规定的时间来到集合地点。哇!大巴车还没到,集合点就已经人山人海了,百名小记者都身穿黄色T恤在耐心等待。

中国网海峡频道泉州小记者团风采

正在这时,我们小记者团的负责人陈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偲妍,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给你录像咯!”听完陈叔叔的话,我的心里像一百头小鹿乱撞,脑海里浮现了很多画面,担心忘词,担心手抖,担心面无表情......各种担心涌上心头。当走到摄像叔叔们面前时,他们一个拿着摄像机,一个拿着照相机,温柔的对我说:“小朋友,我喊1,2,3就开始好吗?”我礼貌地点点头。

“盛着第31届巴西奥运的熊熊圣火,中国健儿屡获佳绩之际,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先锋队,时刻准备着......”第一个镜头录制完了,我隐约听到旁边传来一个声音:“不错哦!”这时我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从那一时刻开始,心里已经期待第二个,第三个镜头快快来到。因为这次报名的小记者非常多,所以有三辆大巴,上了大巴车,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穿越了繁华的市区街道,大班车驶进了泉州市区。今天的第一站是府文庙,我们每辆大巴上都安排了一个当地导游,导游阿姨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府文庙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泉州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规制完整,文化内涵丰厚,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为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听了导游阿姨讲解后,接着我和我的搭档陆子俊也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介绍了一些关于府文庙的相关知识。

中国网海峡频道泉州小记者团风采

接下来第二站是开元寺,在采访过程中我和子俊都不知道开元寺里两座宝塔的由来,一路上,导游阿姨领着我们边走边讲解,开元寺有1300年历史,两座宝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东西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

走到开元寺内的船舶博物馆,我和小记者们陆陆续续有次序的参观了宋朝古船,学习了很多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知识。不知不觉已是中午了,小记者团的工作人员精心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午餐,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下午,我们来到了闽台缘博物馆,它始建于2006年,总投资1.8亿元,是中央宣传部直接授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踏入大门,我就被眼前高18米宽9米的巨幅画震撼住了,听导游说这幅画为著名的泉州籍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先生的作品。他以中国人的古代发明——纸和火药为材料,运用现代行为艺术演绎着海峡两岸亘古不变而又历久弥新的文化主题:同文、同种、同根生。我心里暗暗地对这位艺术家肃然起敬。博物馆非常大,我们在里面转悠了两个小时之久,同时也学了很多关于闽台两地的风土习俗和历史文化。

离开闽台缘博物馆我们迎来了九日山风景区,九日山林木滋蔚,山岩生色,风景迷人,很多险峻的石壁上都留下了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法作品,连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大师都来过两次呢,这些古人留下的墨宝让我们小记者们大饱眼福一番。

中国网海峡频道泉州小记者团风采

“开学季,拜孔子,学业进,长见识.....我们的旅程是快乐的,是有见识的一次文化之旅。我是中国网小记者:王偲妍。”“我是陆子俊。”“再见!”随着我和陆子俊的结束语,活动即将结束时,小记者团的老师,还安排了一个舞蹈小节目,表演的小朋友也是我们小记者团的成员,这也今天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愉快的文都观光之旅落下帷幕了,这次的活动让我收获颇多,既体验了当记者的乐趣,又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活动形式完全不同于平时学校组织的春游和秋游活动,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同学们,让我们下次继续相约在小记者团吧,不见不散!

★ 名师点评:王偲妍小记者在此次的观光活动中,表现特佳,深受其他小朋友的追捧。从自身的口语发言,抑扬顿挫,语句流畅,是有充分准备的,这是王偲妍第一次担当重要角色。再者,从她的作文中,流露出童年的天真活泼,在情绪上描写得很到位,段落分得恰当得体,语句组织清新流利,是小朋友值得学习的一篇佳作。

 ★ 指导老师:陈英珠(惠安德慧教育中心)

1 2 3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