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星期六

到2020年或将有13万亿私人资本“出海”淘金

来源:中国网 编辑:张坷

11月17-18日,以“资本折叠”为主题的“中国投资年会·北京”在北京举行。 18日,宜信财富新加坡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地产投资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张鹏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BCG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将达到9.4%左右,即13万亿人民币私人资本将会投资到海外去。房地产投资仍是中国大众富裕阶层的投资首选之一。投资地产母基金是最科学、最安全的海外地产投资方式。

美国、欧洲、亚太是海外房地产投资首选地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报告称,2015年中国金融和投资市场的剧烈波动,使得中国高净值客户投资更加多元化,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高净值人群资产全球配置的需求显著上升,未来五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将从目前的4.8%上升到9.4%左右,新增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大众富裕阶层投资到海外去,房地产投资仍是首选之一。但是投资海外房地产是非常本土化,非常专业化的投资运作,不管对机构还是个人来说,风险还是非常大的。”张鹏向记者举例解释道,有中国房地产企业去美国洛杉矶开发房地产项目,结果一套也卖不掉。“原因就是这些企业不懂当地的文化、风水。所以,中国的资本投资海外最关键一步就是如何寻找第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

在谈到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房地产市场时,张鹏表示,“投资海外房地产市场要选择市场流动性高、盘子大的市场,因为这样的投资会更加稳健,所以我们第一看好美国,第二看好欧洲,欧洲主要看西欧、北欧加上英国,第三是看好亚太,亚洲看的最大是日本和澳大利亚,其次是香港和韩国。”

普特朗当选美国总统后给全球经济增加了不确定性,中国资本投资美国房地产是否会受其影响?张鹏表示,从所有人的分析,从他说的话来看,普特朗当选美国总统对美国是利好的,因为他要刺激经济增长,主要的方式是减税,减税对美国企业是件好事情,此外他主张在美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放松监管。他所有的政策其实都是好的,同时普特朗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房地产开发商背景出身当成总统的,所以对房地产是比较利好的事情。

投资地产母基金最科学的海外地产投资方式

在全球负利率、高波动、低收益的大的背景下,资产配置时代已然来临。

全球资产配置这个香饽饽,真有那么好吃易吃吗?目前,境外的优质投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稀缺的。国际上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或资产管理公司限于人数和投资额,一般不接受个人合作。中国的投资机构要获得这些产品,需要跨过监管、产品设计、投资风控等多道门槛。许多机构都放弃了最重要的产品开发设计环节,与代理商合作,代售海外的一些标准化产品。部分传统被动式的中介机构,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鱼龙混杂等业务黑洞。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坚持以母基金形式投资到全球地产的宜信财富全球地产投资母基金,以新加坡为支点布局全球房地产投资。2015年,宜信财富设立了第一只全球地产投资母基金,2016年又设立了三只基金。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抢房热潮,各地房价陷入疯狂飙涨的状态。近期,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收紧,国内市场是否还值得投资?

张鹏认为,上海、北京,及核心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非常好,还是值得投资的。“但是投资策略不再是继续买十套房,而是要通过FOF的形式,多项目分散风险,寻找最好的机会。投资者从直接投资房地产,转变为投资地产母基金,是最科学、最安全的投资方式。”

私募股权投资的“三步走策略”

“高净值个人要参与到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通过FOF(Fund of Funds的缩写,常被译为基金的基金或母基金)的形式来操作另类资产,我们建议采取‘三步走策略’:先投母基金,再投基金,最后选择单个项目。”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建议道。

廖俊霞进一步解释说,之所以先从母基金的投资开始,是因为母基金是相对几种投资方式里面风险最低的类别。通过将募集到的资金投放到不同阶段、不同投资策略的基金中,母基金使投资组合实现多样化,从而降低了投资的整体风险。等到投资人对母基金资产组合中不同的基金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可以再去选择单一基金;进一步对于相关资产类别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后,可以去尝试一些单一项目。

“但现在从整体市场来看,很多投资人是反过来走的,大家可以看到在市场上很多单一项目的基金特别受基金投资人青睐,但这种投资方式的风险是更高的。”廖俊霞说。

廖俊霞指出,如何保证投资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也是母基金区别于做直投的基金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做直投的基金非常强调增值服务、投后管理,比如帮企业招人,帮企业做PR,做财务梳理,战略梳理等。但是母基金强调的是投前管理,即投资入口的把关,通过非常严格的尽职调查和整个投资标地后的流程,为投资人筛选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项目。”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