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之后,压力倍增的地税迎来新的转机。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对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做出总体部署。昨天,《华夏时报》援引财税系统最新消息称,地税的另一大主力——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或将加速,个税改革方案已经提交至国务院,《个人所得税法》修订草案也即将上交全国人大审议。“抵扣”成为此番个税改革的最大亮点。目前,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健康保险已经允许纳入个税扣减内容,以家庭为单位征收、房贷利息抵扣税等内容,将随着信息系统、征管条件的逐步完善而分步到位。
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有望纳入抵扣
年初国内多家媒体报道称,2016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已完成,预计下半年或将开启部分个税改革。个税改革方案侧重综合抵扣,长期来看将分四步走,包括合并部分税目、完善税前扣除、适时引入家庭支出申报制度、优化税率结构等。
日前,媒体援引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称,个人所得税应该主要根据收入性质划分,“比如至少工资薪金、劳务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这四项可以纳入综合征税范围。”
除了部分个税所得综合纳税之外,“抵扣”也将成为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在现行税制下,纳税人的家庭负担因素没有被考虑进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多次提出,个税改革“在对部分所得项目实行综合计税的同时,会将纳税人家庭负担,如赡养人口、按揭贷款等情况计入抵扣因素,更体现税收公平”。楼继伟表示,简单提高个税免征额不公平,一个人的工资5000元可以过得不错,但如果要养孩子,甚至还有一个需要赡养的老人,就会非常拮据。
楼继伟认为,个人所得税综合计税很复杂,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包括个人职业发展、再教育费用的扣除。满足基本生活的首套住宅按揭贷款利息的扣除;抚养孩子费用的扣除,要研究扣除什么阶段的教育费用,是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还是大学阶段,要给予扣除。同时放开二孩后大城市和小城市标准不一,真正的费用是多少并不一样,税法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还有如何扣除赡养老人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