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星期一

各地法院对环境公益诉讼越来越接纳

来源:新华网 编辑:林峰峰

□ 本报记者 余瀛波

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法制日报》记者曾对中国“绿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马勇进行采访,当时马勇告诉记者,从2015年初到2016年6月前,绿发会共提起48起环境公益诉讼,其中法院已受理31起——这个数字大约能占到全国一半。其他尚未被受理的案件,也并非是被法院拒绝,而是正在走程序。

据马勇透露,截至目前,绿发会已提起54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其中法院已受理42起;审理5起,均是公开审理;判决3起,剩余两起以调解结案。

令人欣慰的是,绿发会3起已获判决的案件,全部胜诉。“目前还没有遇到过地方保护。”马勇说。

绿发会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贡献,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经典案例,那就是推动拆除“立案难”门槛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去年受到举国关注的“腾格里沙漠污染案”。

2015年8月13日起,绿发会曾先后向宁夏两级法院提交诉状,起诉8家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污染腾格里沙漠,要求企业恢复生态环境、消除危险等。但遗憾的是,他们提起的诉讼均因“不符合原告资格”而未被法院受理。

随后,绿发会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今年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支持了绿发会的再审请求,并最终裁定,撤销宁夏两级法院此前的民事裁定,要求中卫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立案受理。

有了腾格里沙漠污染案一波三折的经历后,马勇告诉记者,其余立案都没有受到很大阻力。

令人痛心的是,诉讼不断增加反映的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及新环保法利剑出鞘的当下,一些企业仍然对环境问题视若无睹。仅今年前10个月发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就有26件,基本与去年持平。

新环保法赋予社会组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过去这3年来,国内的环境公益诉讼数量是逐年上升的。”马勇说。

从绿发会近两年的感受来看,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各地法院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支持力度是否明显加大?

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马勇给予了肯定答复。“2016年比2015年的趋势要好,目前各省高院也都陆续在本省范围内成立了环保法庭。各地法院对环境公益诉讼态度也越来越明确接纳。”

在绿发会所发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中,诉讼对象有多少涉及国企或国企背景?马勇也给出了一个明确数字:大概40%左右。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