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董 波
本报记者 左丰岐
“供电服务效率高、质量好,我们很满意。”近日,国网海阳市供电公司开展客户回访时,客户纷纷这样说。今年以来,国网海阳市供电公司围绕客户导向型“大服务”机制建设,狠抓服务措施的落实,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简化优化办事环节
为彻底解决农村电网结构不合理、电能质量低等问题,海阳市供电公司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今年,该公司投入资金5730.9万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91.34公里,改造低压线路150.25公里,新增配变容量9.72万千伏安,改造低压台区368个,改善了部分村庄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
在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改造的同时,海阳市供电公司坚持以服务客户为导向,简化和优化办事环节,避免了客户来回奔波。目前,该公司客户业扩手续由原来的6个工作环节简化合并为3个工作环节,高压用电客户答复供电方案平均时间为3.1天,用电客户受电工程资料审核平均时间为2天,办理时间缩短了35%以上。
服务车开进集贸市场
“服务全方位,客户才能满意百分百。想让客户满意,我们的服务必须做到面面俱到。”在韩家窑村走访客户时,海阳市供电公司经理刁培松这样表示。
在优质服务工作中,该公司切实转变服务思想,实行服务“按需配置”。该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先后走访460余个村庄、社区,发放征求意见卡7600余份,征求意见和建议160余条,为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针对偏远山村不会使用手机微信、没有银行卡的老年居民反映的“交费难”问题,该公司将电力服务车开到乡村大集上,把服务柜台搬到村民家门口,提供预交电费、报装增容等服务,受到了村民的欢迎。
226名客户经理24小时值守
10月15日晚9点,海阳市凤凰国际小区配电室设备突发故障,造成10千伏凤港线停电,涉及4个小区3500余住户。海阳市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第一时间赶到,抢修队员也迅速前来,连夜抢修,次日早晨,供电恢复。
海阳市供电公司承担着18个镇(街道)732个行政村的供电任务,客户数近33万户,点多面广、服务半径大。在服务工作中,该公司从方便群众、构建亲情服务体系出发,设置对口各村庄、社区的客户经理226名,实现了供区内定制化服务的全覆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