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星期五

福州垃圾分类试点6年效果不尽如人意 立法调研启动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陈晶晶

街头垃圾桶都有明显分类标识。

垃圾分类是近几年省市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福州自2010年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这项工作到底难在哪里?怎样才能有力推动?记者从近日市人大常委会收到的一份代表建议答复件和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相关座谈会上了解到,《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已启动,眼下做好垃圾分类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加大投入和加强宣传。

设备欠缺无法实现终端分类

年初召开的市人代会上,陈能华代表提出《关于积极推进我市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建议》。他说,福州全市常住总人口700多万,仅城区每天生活垃圾收集量就达4000多吨。这些垃圾基本运往红庙岭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由于没有分类,不仅使可回收垃圾无法回收利用,而且也增加了垃圾填埋场压力。

据市城管委介绍,2010年以来,我市先后在五城区的三盛果岭、三盛巴厘岛、运盛美之国、融侨丽岛、公园道一号等41个生活小区及30个机关单位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由于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设备欠缺,试点小区和单位在源头上已分类的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又再次混装运输送至红庙岭垃圾处理场。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未建设,就算推进了生活垃圾前端源头分类,仍无法做到末端分类处理,达不到资源再循环利用的效果。”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说。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