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记者李凤荷)据高力国际估价及咨询服务部透露,今年以来,两只由内地房企发起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截至2016年7月底,新交所共有40只REITs在市场上交易,集中在商业、工业和写字楼三种业态。在40只REITs产品中,有11只的资产包中包含位于中国的物业资产。专家认为,在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趋势之下,到境外发行房托可能是避险的一种做法。
持有一线城市优质资产是基金的通常做法,一类基金倾向于长期持有优质物业并进行运营,对于这类基金,他们着眼于长期运营,年收益回报与通常的稳定理财收益相约。另一种则是短期持有,通过注入团队进行改造,再转售获利,美国的黑石基金就是这种基金的代表。最近三年,广州有两所商厦落入外国基金之手。据透露,海珠乐峰广场被美国保德信基金购入,荔湾区西城都荟被基汇资本购入,这两个基金都是国际基金,在全球持有不少物业。
目前,广州市不少地区进行城中村改造,位于珠江新城、越秀区和海珠区琶洲等地的村民经济联合体手里持有大量优质商业物业,这部分资产可否通过房托进行上市呢?对此,高力国际贺志蓉表示,房托上市,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商用物业的所有权注入拟上市房托的公司之中,城中村物业因土地所有制的原因,没有可交易的房产证,估计是妨碍这些商业物业上市的最大障碍。此外,城中村持有商业物业,着眼于每年的稳定分红,并非有急需或明确的发展计划,因此城中村物业适合进行长期持有收租,以房托的方式上市并非一个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