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实施“种子工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松罗现场会
中国网8月30日讯(记者 胡光华 文/图)从2013年至2017年,福安市关工委新一轮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实施时间4年来,在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该市共建立“种子工程”示范基地和联系点23个,推广新技术28项,培养“种子”490多人,带动农户7000多户。这是在近日召开的福安市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升级版座谈会上,福安市关工委执行主任陈平玉披露的信息。
据了解,福建省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已得到了国务院汪洋副总理、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中共福建省委尤权书记等领导的充分肯定。而福安市在福建全省的表现尤为突出。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2013年以来,福安市关工委在制定新一轮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实施方案的同时,对各级关工委科技服务团进行了调整充实,成立科技服务团24个。科技服务团在聘请农业专家的同时,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科技示范户聘为农民技术员,直接联系农户,在农民和科技服务团之间搭建起沟通桥梁,逐步形成“科技服务团—示范基地(示范户)--农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
科技推广网络建立后,福安市关工委将45周岁以下农村青年创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列为“典型种子”,并从400多名青年农民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重点“种子户”50名,同时为獭兔养殖、林下经济、食用菌、水蜜桃、葡萄等12个示范基地挂牌,进行重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