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突破:转换动能 迈上高端
——福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观察之四
福建产业发展重大布局,凸显“高技术”力量:
2月,中国首个新业态VR产业基地落户福州,三到五年内将力争形成千亿规模,围绕VR产业生态系统培养超五万名人才;
4月,国内首个单层石墨烯量产基地落户厦门,将从根本上解决石墨烯高价位低产能的瓶颈,推动石墨烯产业快速发展;
7月,福建省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项目在晋江开工,将填补我国动态存储器产业国产化空白,助力福建打造东南沿海集成电路新基地……
近年来,我省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且增长乏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小,高端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突出。“十三五”时期福建要想后来居上,关键在于创新驱动,打造产业“升级版”。
省委省政府坚持前瞻布局、重点跨越,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新产业,攻克转化一批新技术。
“要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通过抓项目把研发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重点研发应用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产业链关联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认为。
以全球视野推动创新
国产数据库领域杀出“福建黑马”!6月底,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旗下星瑞格软件有限公司发布数据库新品,并联合国产基础软件的优质厂商,共同把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广应用到政府、电网、水利、金融、电信等领域和行业,迈开数据库国产化的步伐。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大数据建设离不开高性能的数据库软件。一直以来,数据库软件的核心技术都被国外厂商垄断,造成我国政府、企业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数据库软件国产自主安全可控,已成为国家战略。福建如何作为?
“共性技术突破,人才是关键。全球化时代,唯有全面开放,有效配置创新资源,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成为‘参与者’甚至是‘领跑者’。”省电子信息集团董事长邵玉龙说。
去年底,星瑞格与IBM签订了Informix数据库源代码授权协议,并组建包括来自台湾和新加坡、德国、美国的国际研发团队,仅用短短半年,成功推出一系列自主可控的Sinoregal数据库软件产品。
当前,我省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特别是高端先进产能明显不足,企业所需的工业软件90%以上依赖进口。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
“要解决福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关键的途径就是创新驱动与高端攀升相结合,主动对接高端创新资源,提升基础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平台网络体系,破解产业高端发展技术难题。”省经信委副主任严效东认为。
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共性技术,我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企业加快研发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技术领域,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突破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和核心器材等“卡脖子”环节。
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福建产业正加速迈向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