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公投后,6月27日,美国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下调英国主权信用评级。而中国评级机构发出了不同的声音。6月28日,大公国际维持对英国主权信用“A+”评级,原因是大公国际此前的评估已纳入“脱欧”风险,因此无需再作调整。
在世界信用评级体系中,中国正在逐渐崛起,话语权不断增强。在7月18日—19日举行的2016世界信用评级论坛上,多位中外嘉宾表达了上述观点。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认为,中国和亚洲是实现新评级模式的关键。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心存偏见
今年3月,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主权评级展望从“稳定”降为“负面”。而随后的事实证明,穆迪“看走了眼”。
事实上,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一直心存偏见。中信、恒大等优秀的中国龙头企业,虽普遍获得国内机构的认可,但在西方评级机构那里,仅为平庸的“B字辈”,有的甚至沦落到C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