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天飘细雨,冷意袭人,但同安区西柯镇吕厝社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四年一度的吕厝送王船活动进入最后的高潮。来自闽南、浙江、江苏、台湾、马来西亚等地约10万人,共同参与了这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会。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吕厝送王船活动在厦门与马来西亚马六甲正在积极推动“送王船”习俗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更显得意义非凡。也由此,这场海峡两岸、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送王船活动,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和马来西亚的专家学者一同观摩。值得一提的是,在岛内召开的“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也将开幕式放到了吕厝送王船的现场。
本报记者 卢漳华
通讯员 杨心亮 郑素描
【现场】
王船历史最大
长14米高8米
昨日凌晨3时许,“送王船”队伍从吕厝华藏庵启程。鼓阵、旌旗……十多项的民俗阵头在前头开路,数十名壮汉合力抬着王船威严出发,沿途鞭炮作响、礼花绽放,约十万民众一路“护送”着王船来到送王船广场。
凌晨4时,“送王”仪式正式开始,木船的风帆慢慢升起,启航准备就绪。主祭人点燃了“王船”。霎时,火光冲天,锣鼓喧天,爆竹震耳。50分钟后,“王船”变成了一片灰烬,今年的吕厝送王船习俗落下了帷幕。
同安吕厝华藏庵管委会主任吕笃卿告诉记者,这次“送王船”活动是历次以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为迎接今天的‘送王船’活动,我们从4月份就开始着手筹备。以前做王船是农历十月初二才开始,现在造船的工艺要求更加精细化了,耗时也要更久,所以今年农历八月廿六,我们就开始做王船。”
这艘精心制作的王船是吕厝史上最大的一艘,长14米多、宽3米多,挂上风帆后高可达8米,由杉木和樟木建造而成。
【相关】
阵头表演成“非遗”舞台
前日则是吕厝华藏庵“送王船”文化节颂典仪式举行的日子。当天上午8时左右,来自海峡两岸和马来西亚的90支代表队数千人组成的踩街队伍从华藏庵出发。绕行何厝、西福路,经西柯街,最后回到华藏庵广场。大约5公里的行程,踩街队伍走了两个多小时。
踩街过后,华藏庵广场上,一条长达18.5米的金龙在空中沸腾翻滚,灵活巧妙,接连摆出“中”、“国”、“龙”的造型,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表演就此上演。这是江苏无锡吕氏舞龙队带来的精彩表演。江苏省吕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吕武告诉记者,老家和同安吕厝这边有着同宗同根之谊,能带着舞龙队来参加自家人的盛会,感到很荣幸。
除了舞龙表演,车鼓弄、宋江阵、腰鼓队、歌仔戏、南音等各式各样的闽南文化非遗项目也都在这里上演。精彩络绎不绝,民众纷纷叫好,“送王船”活动的现场,俨然成为各式各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大舞台。
中马联手申报世界“非遗”
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吕厝“送王船”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开幕式。国内外专家代表们实地考察了“闽台送王船”习俗活动开展情况。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曾表示,吕厝华藏庵的送王船是海峡两岸规模最大的。2011年,“闽台送王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吕厝华藏庵成为“闽台送王船”传习单位,也被辟为市级和省级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联系点和海峡两岸(厦门)交流基地。
“吕厝‘送王船’始于明朝洪武年间,影响非凡,堪称闽南人的‘海洋狂欢节’。”省文化厅社文(非遗)处副处长马强认为,“近期,中国厦门与马来西亚马六甲正在积极推动‘送王船’习俗联合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将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的互动及融合,对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意义十分重大。”
据悉,“送王船”习俗在明清时期,随着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也传到了台湾和东南亚。马来西亚马六甲在19世纪就已经有“送王船”活动的记载。2013年,马六甲万怡勇全殿的“送王船”习俗列入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声音】
吕厝社区84岁老人吕良友:
根在这里
要回来看看
从我懂事起,就很期待这四年一次的“送王船”活动。因为就像在过节一样,外出的亲人都会回家。近年来,“送王船”在海外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与海外乡亲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这种大节日,他们都会来。我有个大姐,很小就去了马来西亚,很多年没有消息。看着马来西亚回来的这些乡亲,很希望能看到大姐的身影。想告诉她,家在这里,根在这里,身体如果还硬朗,要回来看看。
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
这是联系
海外侨胞的纽带
吕厝“送王船”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它传到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已经成为我们联系海外侨胞的重要文化纽带之一。“送王船”是国家级“非遗”,在马来西亚也是。现在中马正在着手准备联合申报人类“非遗”,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申报成功后,可以进一步提高“送王船”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深化联系台胞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还有利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去。
台湾无形资产专家林茂贤:
这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源
在台湾,王爷信仰有别于闽南。台湾是迎王,闽南还有送王。闽南送完王后,我们台湾迎王;所以有种说法,台湾迎的王爷是福建送的王爷,这是很有趣的事情。王爷信仰是两岸共同的信仰,这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两岸的民间往来,可以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