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星期五

小学迁校家长不领情 台当局真会“沟通”吗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陈晶晶

据台湾《联合报》31日社论说,小学开学日,云林桥头小学许厝分校发生了大家看不懂的现象。一大早,家长把孩子送到校园,但在“教育部”的严令下,那里的教室上锁,没有任何老师,学生只能待在临时搭建的帐棚下空等。在台北,则是“教育部”、“卫福部”、“环保署”三大部会首长一字排开,要求家长把孩子送到桥头小学上课;李应元虽承诺亲自出马沟通,但也撂下重话,指责家长利用孩子进行“媒体操作”。

台当局出动三位“部长”,向一座区区60人的乡村小学喊话,恐怕是史上仅见,也绝非正常的作法。令人不解的是,在官民如此不成比例的对阵中,新当局甚至宁可让学生在户外干耗一天,也不开启教室、召回教师,趁机给学生一点诚心关怀或说明迁校原由。这样的作法,让人不解。

讽刺的是,“内阁阁员”在记者会上喊话,要求家长重视“孩子的生命”,仿佛这些家长“不知好歹”,无法领会台当局好意,也不把孩子的健康放在心上。事实上,对这些家长而言,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骨肉,谁愿让儿女在不健康的环境下成长?他们不能忍受的,其实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许厝学童过去三年三度迁校,学生充满不安定感,家长更是疲于适应。现在他们要的,只是一个清楚的说明和彻底的解决。

回顾一下许厝分校“三年三迁”的历史,大家即不难理解家长们的复杂心情,以及决策之草率。许厝分校成立已有逾50年历史,在六轻建厂后,因学生数增加,校舍不足,经争取多年,由县府觅地、台塑出资,在2013年迁入新建成校舍。这是第一次迁校。2014年,由于对当地学童进行尿液检测,认为许厝学童的硫代二乙酸(TdGA)浓度偏高,可能受氯乙烯影响代谢,县府在开学前一周仓促决定将学童全数迁至桥头小学。这是第二次迁校。

去年8月,许厝学生家长认为桥头小学提供的教室太小、隔间隔音欠佳,许厝学生并未受到平等待遇及完整照顾,且新分校闲置太过可惜,因而决议迁回许厝分校上课。这是第三度迁校。今年,则是检测再度出炉,发现许厝学童的尿液TdGA浓度仍然偏高;台大教授詹长权日前在林全与公民团体对话中提出许厝迁校的建议,林全随即拍板。于是,“教育部”和云林教育局人仰马翻,未经充分沟通,即决定将许厝学生迁至仑背乡丰荣小学就读。然而,丰荣小学距离许厝10公里之遥,家长不满如此长途奔波,拒绝接受,“教育部”和县府临时转向,决定让许厝学童再迁回桥头小学。遗憾的是,经一再折腾,此举已失去家长的信任。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