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甜不甜?”天气太热,“不甜!”小记者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快乐的文都观光之旅(一)
“下车了”,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心里一直记着要下车。今天,中国网泉州小记者团的文都观光活动我就是这样的情绪下开始的。
8月24日,阳光明媚,万里晴空。
和许多小记者一起来到今天采访的第一站——府文庙。每一辆大巴车上都安排了一个导游。我们车上是黄姐姐,她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府文庙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在我的印象中,泉州府文庙是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泉州分会场,也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文庙内部建筑规模宏大,历史悠久,造型独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哇塞!”小记者们对大殿里的雕梁画栋发出阵阵赞美声,对历史文化的蕴涵产生了敬佩之情,使大家流连忘返。
今天观光的第二站——泉州开元寺。“亲爱的小记者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开元寺,它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曾与洛阳的白马寺、杭州的灵隐寺齐名。寺内有石头砌成的东西二塔,闻名海内外。”导游黄姐姐边走边给我们介绍。“东塔叫镇西塔,高48.24米;西塔为仁寿塔,高44.6米。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最大的石塔。虽然历经风雨,两次地震,但依然伟岸挺立。”小记者们跟着黄姐姐,仔细倾听着讲解,睁大眼睛看着周围的景物,感叹建筑的宏大,感受历代文化的厚重,目睹佛教的悠久绵长。我也了解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活动是井然有序地开展的,大家参观了开元寺的每一处,被开元寺的许多美景深深吸引。
午饭时间,我们来到了泉州六井孔的国宴厅吃午饭,这里是近些年创建的文创园,透过饭堂的落地大玻璃往外看,景色也是别有一番美意。
第三站——闽台缘博物馆。这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青少年教育基地。站在博物馆大门口的台阶上可以俯看整个大型广场。广场上的巨型水池,一对高大的“九龙柱”尽收眼底。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泉州籍艺术家蔡国强先生创作的高18米、宽9米的火药画,让我们大家惊叹不已。我们还参观了博物馆二楼的基本陈列《闽台缘》和三楼的专题展《乡土闵台》,使我们更加的了解了泉州本地的历史、人文以及民俗文化。
在参观完闽台缘博物馆后,我们再次乘坐大巴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九日山。山上摩崖石刻众多,山峰树木苍郁,山空鸟语,幽趣横生,大队人马花了20分钟就来到了山顶,游览了九日山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到了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了,小记者们在经过了一天丰富的文都观光旅程后,大家虽已疲惫,但是依然很兴奋。经过这次活动,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还增加了我们的知识,我迫不及待地期待下次更加精彩活动的到来。
名师点评:观光写作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自己身临其境,其所见所闻所感都是最真挚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多观察多动脑,不在于事物的好坏,而是在于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感悟自然的一切。一样的风景,物体是死的,所表述的情感却是各尽淋漓。丁添笑的作品层次分明,语言简洁大方,游记的写作手法,就是在于把所见所闻的感受表述清晰,一目了然。
(作者 惠安实验小学502班 丁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