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财源创新的黑皮月饼,口味多样,卖相可观
中国网9月1日讯 (实习记者 李美蓉)初见郭财源时,他一身休闲装扮,体型清瘦,可言语间却充满力量。“西式糕点广受市场欢迎,但中式糕点却尽显疲态”作为正古早糕点创始人,年仅24岁的郭财源从事糕点经营已有3个年头。
1992年10月,郭财源出生在漳州龙海市的浮宫镇,祖上曾从事手工糕点制作,中式糕点对他而言再熟悉不过。然而对学习了6年美术专业的他而言,重新投身糕点事业仍旧是个勇敢的选择。
2014年,还在念大三的郭财源在一次云水谣的写生中萌生了糕点创业的想法,加上有父辈的经验加持,于是“正古早”糕点应运而生。
“当前的月饼市场已大不如从前,90后愈发崇尚洋人的节日导致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热度平平,这让我们不禁反思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是我们一直坚持只做中式月饼的原因。”据郭财源介绍,正古早一直秉持只做中式糕点的原则,以手工中式糕点为核心经营内容,希望能够助推中式糕点重回消费者的视野,弘扬中华传统美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从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到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郭财源的创业团队日渐成熟。糕点事业也渐入佳境,平均月销量可达20~35万。这不仅得益于郭财源对糕点市场的精准定位,更要归功于他一直以来的坚持付出。
“创业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起起落落在所难免,在事业低潮时我们要做的事就是修炼内功”,谈起创业历程郭财源深有体会。创业初期郭财源也面对着团队不成熟、人才紧缺、缺乏管理经验等问题,事业低潮,业绩更难掩颓势。父母朋友纷纷劝他改行,然而或许是历史使命感的驱使,又或者与中式糕点剪不断理还乱的缘分使然,他坚持在中式糕点的路上走了下去,并重新迎来糕点事业的春天。
尽管从事糕点经营看似与所学的美术专业并不对口,但六年的美术素养并不会白白积累。郭财源倾尽自己多年所学,将美术设计与糕点生产融汇贯通,“虽然在糕点的制作层面,我们还难以有很大的创新,但是在品相、包装上无不凸显正古早的品牌个性” 郭财源表示,在传承中式糕点的基础上,正古早还一直致力于糕点创新,力求在色香味各方面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
黑皮月饼就是正古早的创新产品之一。郭财源说,正古早黑皮月饼与传统月饼有所不同,微苦的咖啡皮下夹着奶黄、提拉米苏、碳烤咖啡等六种美味,软绵的饼皮在传统硬皮的对比下独具风味。
正古早于2015年开始生产销售黑皮月饼。目前全国线下只有4、5家门店,线上淘宝店、微店则有20~30家,而在漳州地区却仅有他一家。
郭财源表示,黑皮月饼在传统月饼的基础上创新品相,虽然黑色的饼皮还不为中老年人所认可,市场接受度还有待开发,但却有效开拓了85~95后的年轻市场,对推动年轻人回归传统节日,关注传统文化,尽享传统美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郭财源虽然认为自己在糕点的创作上还羽翼未丰,却从未想过放弃。“坚持创造中式糕点,提升正古早品牌,传承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这是我们年轻人该有的梦想,”郭财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