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星期三

揭秘“遗体捡灰工” 一次工作流程15分钟

来源:腾讯 编辑:颜学辉

遗体捡灰工把骨灰盒交给家属。

厦门网(微博)-厦门日报(微博)讯(文/图 记者 林路然)上周五,市殡仪服务中心对外招聘工作人员的报名正式结束。记者了解到,尽管此次招聘所设岗位不多,但岗位之间的“境遇”却大相径庭——有的无人问津,有的报名与招聘的人数比已经达到了9∶1。

而在招聘的岗位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遗体捡灰工”,只有一席,却吸引了6位报名者前来竞争。昨日,记者来到市殡仪服务中心,近距离了解这一特殊的岗位。

【招聘】

两个岗位无人问津

捡灰工要求“史上最高”

也许受制于行业的特殊性,相较其他单位,市殡仪服务中心的招聘更加低调冷清。此次招聘共设5个岗位,到上周五报名截止时间,只有窗口业务员和遗体捡灰工两个岗位有报名者,文秘和安全员两个岗位仍是零应聘,稽查员尽管有1人报名,却因不符合条件被拒。

为什么这些岗位无人问津?市殡仪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招聘设置的门槛不低。譬如,文秘岗位的要求之一是在正规的期刊或报纸上发表过文章,稽查员岗位则是至少两年的标准化工作经验。

工作人员强调,尽管现在岗位缺人,后续的招聘活动还将展开,但这些岗位并不会“降低身段”,因为殡仪行业目前致力于整体面貌提升,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因此配备较高素质的人才必不可少。

此外,工作人员还透露,招聘岗位中最热门的是窗口业务员,而竞争颇为激烈的还有遗体捡灰工。事实上,遗体捡灰工是市殡仪服务中心专设的岗位,在其他殡仪馆,捡灰工作一般由火化工负责。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招聘对遗体捡灰工的要求可谓是史上最高,不仅有字迹工整、良好的服务意识等基本条件,还有35岁以下、熟悉电脑及办公软件的操作等较为苛刻的条件。

据了解,目前市殡仪服务中心共有4名遗体捡灰工,全是女性,早上9点上班,下午4点半下班,一周休息一天,年薪为五六万元。

【揭秘】

一次工作流程15分钟

要先学习人体骨骼图

她们在骨灰盒上工整地写下逝者的名字,一再与家属核对好信息后,小心翼翼地将逝者的骨灰安放,从脚部到头部,顺序丝毫不能错。最后,盖上红布,密封盒盖,绑紧红绳,固定花圈,她们把骨灰盒郑重地交付于家属。让逝者安息是她们的职责,她们是遗体捡灰工,一群为人生终点站服务的人。

对于遗体捡灰工来说,一次15分钟的工作时间里,任何动作都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差错。已经有10年工作经验的谈大姐说,一开始的信息核对就不能失误,光是名字、照片、地址就得两名捡灰工来回确认好几回。之后,冷却骨灰、捡灰、扫灰、碾碎骨灰,一道道工序的完成也要细致入微。扫灰时,她控制动作幅度,让骨灰不飞扬,准确落入簸箕;碾碎骨灰前,她特意询问家属意见,以减少不必要的误会。而刚入职一年的小陈还记得,为了不颠倒安放骨灰的顺序,她在培训时要学习人体骨骼图,“脚趾头的骨骼最难认,我好不容易学会如何分辨。”

谈大姐告诉记者,所有遗体捡灰工的手都是粗糙干裂的。为防止意外,她们工作时一般不戴手套,因此双手常年与骨灰这类碱性物质打交道,容易磨损,有时又被陪葬的金属物烫伤,无论怎么擦护手霜,双手也无法恢复原来的模样。而且工作时常伴随着粉尘和噪音,口罩和帽子是必不可少的装备。而在下班后,她们都会洗过澡再离开。

【讲述】

要面对很多悲伤

更懂得珍惜生命

说起工作中遇到的感动瞬间,捡灰工谈大姐说,有一回,她看到一名家属抱着骨灰盒,低头轻声说:“爸爸,我们回家吧!”当时,她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往下落。

资格最老的张大姐也叹着气说,前几天,有一名刚出生未满月的孩子去世,临别前,孩子的父亲抱着孩子亲了又亲,实在舍不得。作为母亲的她见了不禁动容,只好先默默离开,平复心情。“因为在这里工作,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厦门网(微博)-厦门日报(微博))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