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牵动人心。新华社发
深圳特区报讯 在两市超过2000只个股普跌的行情中,蓝筹股依然表现强势。年末活跃的险资举牌潮成为刺激大市值股票不断走高的催化剂,随着股价不断创下新高,机构投资者已经陆续获利离场。
蓝筹行情继续延续
昨日上证综指以3269.23点小幅低开,总体上呈现冲高回落态势。午后沪指一度攀上3300点整数位,触及3301.21点的近11个月新高后涨幅收窄,尾盘收报3282.92点,涨5.92点,涨幅为0.18%。深证成指未能同步收涨,收盘报11034.70点,跌34.17点,跌幅为0.31%。
沪深两市仅600余只交易品种上涨,远少于下跌数量。不计算ST个股和未股改股,两市35只个股涨停。行业板块表现不佳,大部分收跌。煤炭板块表现最弱,跌幅高达3%以上。综合类、有色金属板块跌幅也超过了2%。中国建筑等多只“PPP概念股”发力,带动建筑工程板块出现在涨幅榜首位,且整体涨幅超过2%。
沪深两市分别成交3481亿元和3418亿元,总量较前一交易日略有放大。深港通渐行渐近,对增量资金进入及对“中小创”估值回落的预期形成对冲,令A股震荡整理。“黑色系”商品期货重挫,拖累了煤炭等相关板块的表现。
机构趁机大举出货
从交易情况来看,市场大蓝筹吸引了大批资金入场炒作,不少个股日成交额突破一百亿。
安邦的举牌让中国建筑成为近期市场的最大热门,事实上,11月以来险资已经成为举牌市场的主力。据统计,11月份以来有9家公司被举牌,除中国建筑之外,还包括万科A、金路集团、远程电缆、海达股份、莫高股份、梅雁吉祥和音飞储存等,险资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截至11月18日,险资今年下半年举牌规模累计为310.4亿元;仅仅过了一周多的时间,截至11月28日,该数据则上升到453亿元,规模增长46%。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中国建筑的股价已近乎翻倍,活跃的成交给机构获利出货提供了机会。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中国建筑买方出现一机构席位巨额买入77.33亿,市场猜测安邦继续入场扫货。与此同时,卖出前五清一色为机构席位,卖一机构卖出金额为32.49亿元,另外四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12.59亿元、10.79亿元、10.43亿元和4.33亿元。可见,机构席位在中国建筑交易中的博弈正持续加剧。
“此次安邦举牌中国建筑,凸显出中国建筑等基建央企的价值重估。一方面受益于基建投资增加,中国建筑订单增长明显,1月至10月新签订单13714亿元,同比增长29.20%,而公司大量的土地储备也提供了价值支撑;另一方面,公司当前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高。另外叠加PPP项目大幅增长,限制性股票计划实施以及高分红率等因素,也使中国建筑更具有吸引力。”招商证券指出。(宗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