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星期三

监管收紧“微妙时刻” 定增玩法酝酿变局

来源:新华网 编辑:吴海东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发行650余只定增项目,募资规模达1.36万亿元。定向增发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主流方式,也成为A股市场一道风景。在上市公司定增“策马奔腾”的同时,围绕定增的各类“罪与罚”、利益纠葛等逐渐增加。特别是在2014年、2015年定增市场急剧扩张后,A股遭遇深度调整,上市公司定增暴露出不少问题。让市场看到定增既是机会所在,也可能是“风险敞口”。

围绕上市公司定增,目前市场各方展开利益追逐和监管升级等博弈局面。业内人士表示,定增一方面赚钱效应突出,另一方面部分项目价格倒挂;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借定增融得资金,另一方面分到定增“蛋糕”的人有限;一方面定增为市场引得源头活水,另一方面资金来源模糊,暗藏风险。在此背景下,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断升级,近期更是传出上市公司定增“取消”的消息,定增进入“微妙时刻”,A股融资“大动脉”且行且珍惜。

定增受各方青睐

Wind资讯A股定增发行资料统计显示,截至11月29日,今年以来已有651家上市公司发行定增项目,募集资金达1.36万亿元。查阅资料发现,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呈突飞猛进发展态势。格上理财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813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方案,实际募集规模达12253.07亿元,增发总量约是2014年(增发数量476家,增发规模6942.03亿元)的两倍。

自2006年5月6日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定增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主流方式,也成为A股市场重要风景。特别是随着A股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定增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局面。如今,定增对于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位投行人士更是将定增戏称为“兵器榜排名第一的兵器”。

“定增对上市公司、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A股市场,普遍存在着IPO募资不足情况,再融资成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发展的必要工具。除发行债券等一般方式外,定向增发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主流选择。相比公开发行,其审批、发行流程相对简单,且结果可以预期,一时间成为上市公司首选。”国金证券分析人士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定增发行家数和规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转型升级等大潮涌动下,定增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年来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覆盖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传媒等20多个行业。其中,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等新兴行业公司定增较活跃。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根据实施定增目的,将项目大致分为资本运作类(公司间资产置换、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壳资源重组、配套融资、融资收购其他资产、实际控制人资产注入)、项目融资类(项目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补充流动资金。资本运作类定增项目从2008年占据半壁江山至2010年仅占到三分之一,随后比例逐渐提高,到2015年占比高达66.05%。补充流动资金型定增项目占比也在加大,但总体占比较小。

上市公司定增“急行军”中也有挫折。例如,在去年市场大跌之际,上市公司定增遭遇多重尴尬:定增项目定价出现倒挂致使定增难以继续;定增解禁遇上市场重挫,定增收益下降等。此外,上市公司定增快速发展,也出现参与定增资金来源存疑问题等。

小挫折难挡大趋势。今年以来,在市场震荡之际,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继续活跃。安信证券研报指出,2015年市场深度调整后,从总量来看,定增市场募集金额及定增数量未见明显萎缩迹象。同时,在2015年四季度,定增预案数量及拟募集金额,定增实施数量及募集金额,均达到近年顶峰。上市公司定增大有“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之势。

定增受各方青睐

Wind资讯A股定增发行资料统计显示,截至11月29日,今年以来已有651家上市公司发行定增项目,募集资金达1.36万亿元。查阅资料发现,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呈突飞猛进发展态势。格上理财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813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方案,实际募集规模达12253.07亿元,增发总量约是2014年(增发数量476家,增发规模6942.03亿元)的两倍。

自2006年5月6日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定增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主流方式,也成为A股市场重要风景。特别是随着A股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定增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局面。如今,定增对于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位投行人士更是将定增戏称为“兵器榜排名第一的兵器”。

“定增对上市公司、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A股市场,普遍存在着IPO募资不足情况,再融资成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发展的必要工具。除发行债券等一般方式外,定向增发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主流选择。相比公开发行,其审批、发行流程相对简单,且结果可以预期,一时间成为上市公司首选。”国金证券分析人士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定增发行家数和规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转型升级等大潮涌动下,定增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年来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覆盖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传媒等20多个行业。其中,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等新兴行业公司定增较活跃。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根据实施定增目的,将项目大致分为资本运作类(公司间资产置换、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壳资源重组、配套融资、融资收购其他资产、实际控制人资产注入)、项目融资类(项目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补充流动资金。资本运作类定增项目从2008年占据半壁江山至2010年仅占到三分之一,随后比例逐渐提高,到2015年占比高达66.05%。补充流动资金型定增项目占比也在加大,但总体占比较小。

上市公司定增“急行军”中也有挫折。例如,在去年市场大跌之际,上市公司定增遭遇多重尴尬:定增项目定价出现倒挂致使定增难以继续;定增解禁遇上市场重挫,定增收益下降等。此外,上市公司定增快速发展,也出现参与定增资金来源存疑问题等。

小挫折难挡大趋势。今年以来,在市场震荡之际,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继续活跃。安信证券研报指出,2015年市场深度调整后,从总量来看,定增市场募集金额及定增数量未见明显萎缩迹象。同时,在2015年四季度,定增预案数量及拟募集金额,定增实施数量及募集金额,均达到近年顶峰。上市公司定增大有“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之势。

“生意经”现新变化

统计数据显示,定增项目具有明显超越大盘收益的特征,除2009年外,其他年份定增项目平均收益均高于当年沪深300涨跌幅。2008年至2015年,定增项目平均收益为53.50%,其中2013年至2015年,定增项目平均收益更是攀升至66.16%。财通基金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全市场实施的一年期竞价类定增项目正浮盈比例超8成。

定增的赚钱效应吸引了众多掘金者。就机构投资者而言,今年以来,已有20多家公募基金机构涉足。格上理财数据显示,自2007年起,私募定增产品发行量呈递增态势,尤其是近三年更是呈爆发式发展,2016年(截至11月24日)共发行1670只定增产品,较去年全年增长超25%。

利益之地易招致套利行为。市场上利用定增套利的例子并不鲜见,一些“被玩坏了”的案例引发市场关注。比如,今年以来利用“定增+可交换债”组合,就形成一套“新玩法”。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对定向增发的监管趋严,对可交换债的相应监管措施也会加强。

随着监管思路的调整和定增的规范发展,定增“生意经”或迎来变化。从近期证监会对定向增发审核速度看,下半年较上半年明显放缓。从批文数量看,也出现逐月下降趋势。此外,对资金投向等也有相当严格的审核要求。资料显示,近期上市公司定增项目过会和拿到批文之间的时间差正在拉长。还有一批公司定增申请已过会,但迟迟未能拿到批文,不少公司已公告将召开股东大会,提请审议延长对董事会办理该定增事项的授权期限。

有机构人士认为,定增市场上已迈入“2.0时代”,之前简单粗暴的投资方法将不会获得超额收益,未来定增收益来源更多来自于beta(低位逆势布局,等待市场回升)和alpha(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募投项目或并购标的资质)。(徐金忠 黄淑慧)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