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奇葩最多的还是要数新三板市场。近日,山东一家做海参养殖的新三板公司海益宝(831955,全称“烟台海益宝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因为一项议案与主办券商银河证券“干”起来了。
海益宝“无视”主办券商
25日,海益宝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通过了一项议案,这项议案的主要内容是公司曾委托控股股东山东海益宝水产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新的海参加工车间,目前海参加工车间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公司打算收回这个工程并办理产权移交手续。“主体工程价值以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为准,该工程将优先用于冲抵双方往来账款。”海益宝的公告显示,这项议案获得了五名参会董事的全票通过。
这份公告发布的同时,银河证券也发布了针对该事项的风险揭示公告,银河证券表示,海益宝的上述收回控股股东代建工程的事项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理应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申请停牌,并履行相应程序。
“加工车间及配套设施已发生费用明细表显示,已发生账面数为6905.1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资产总额比例为53.48%。由于上述费用明细表为2016年6月出具,后续投入尚未计算在内。公司尚未提供最新数据。”银河证券认为,按照上述数字计算,海益宝的此次资产购买行为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达到“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占公众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表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这一标准,便可以认定为重大资产重组。
与此同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非上市公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业务指引(试行)》也明确要求,如果交易各方初步达成实质性意向的重大资产重组,就应立即向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申请证券暂停转让。
不过,海益宝显然对主办券商银河证券的认定有不同意见。“经反复沟通,公司认为本次交易不属于购买资产且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并坚持要求在未申请停牌的情形下直接对外发布相关资产交易的董事会决议文件且不发布购买资产的专项公告。”银河证券对此显得无可奈何,“海益宝未能根据相关业务规则及主办券商督导意见申请停牌,且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特此郑重提示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置主办券商督导意见如“耳旁风”的海益宝存在问题远不止这次。早在2016年7月份,海益宝就曾收到证监会山东监管局的监管关注函。
“应收山东海益宝的款项2015年期初金额为借方4883.29万元,2015年度借方发生额为1216万元,贷方发生额为112.22万元。”监管关注函指出,截止今年6月15日,公司尚存在应收山东海益宝关联往来借方余额4687.07万元,其中,2015年度新增的关联往来为资金拆借行为,发生在公司挂牌后,“事项发生时,未履行审议程序,也未履行临时公告义务”。
华邦科技“私分”股利
就在海益宝与银河证券起争执的前两天,华邦科技更是因为“私分”了500万的现金股利而遭到股转公司的自律监管措施,该公司董事长也在25日被叫到股转会议室接受谈话。
华邦科技也是一家来自山东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刹车系统、汽车精冲零部件及排气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2016年上半年营收2377.97万元,同比下降0.22%;净利润为596.56万元,同比增长16.26%。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早在今年3月8号,华邦科技召开董事会,拟以2015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25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20元,共计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
2016年3月28日,华邦科技召开2015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前述利润分配方案,并于2016年3月29日披露了前述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不过,上述权益分派事项的实施,华邦科技并未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申请办理权益分派业务,而是分别在2016年3月31日、4月7日、4月29日、5月9日直接向全部3位股东派发了现金股利,公司也未在全国股转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上披露相关信息。
山东财经报道了解到,华邦科技自2015年9月在新三板市场挂牌,截至目前尚未有成交记录。也就是说,上述500万的现金红利直接发到了原股东手里。
公开资料显示,华邦科技的股东共有三名,分别是青岛睿丰永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双连制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王修德,持股比例分别为80.3%、12%、7.7%。
其中庄华传持有睿丰永盛100%股份。按照上述股利分配方案,庄华传个人可得到401.5万元的股利。
奇葩事还有好多
在近万家新三板公司中,上述两家来自山东的新三板公司似乎并不算特别奇葩。
在今年11月17日,开源证券发现其督导的公司环球拓业部分股东竟然对公司修改章程更换法定代表人的事项“不知情”,而该公司法人的接任者对于自己即将上任法人的事情也“不知道”。
而利民生物董事长吴善良参加CCTV证券资讯频道2016年10月29日播出的《创响中国》节目时,在节目中宣传了公司未经审议的股权融资事项,并对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进行了预测。
由于“口无遮拦”,涉嫌信披违规,利民生物不得不紧急申请停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