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面鼓,一个心愿,一份传承的执着”,近日,由门头沟区文委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打造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太平鼓声声》,在门头沟区影剧院上演。这场以非遗技艺保护传承为主题的演出,也标志着为期四个月的第十届中国北京永定河文化节画上圆满句号。京西太平鼓起源于唐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门头沟区主动助其走进中小学课堂,构建立体式传承非遗技艺体系。
“一个人,一面鼓,一个心愿,一份传承的执着”,近日,由门头沟区文委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打造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太平鼓声声》,在门头沟区影剧院上演。这场以非遗技艺保护传承为主题的演出,也标志着为期四个月的第十届中国北京永定河文化节画上圆满句号。
京西太平鼓起源于唐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门头沟区主动助其走进中小学课堂,构建立体式传承非遗技艺体系。此次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打造大型原创太平鼓舞剧,是区里的又一新尝试。节目最后一章《辉煌》,别出心裁地请门头沟太平鼓艺人走上舞台,让人们感知非遗的魅力。
本届文化节自今年8月开幕以来,陆续推出多场重头戏,诸如《一河永定》主题演出、西山雅集文化沙龙、大型原创永定河民乐音乐会、永定河文化主题微动画等。门头沟区文委主任常蓉透露,今后还将围绕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在更大视野中审视永定河文化的价值,在更高层面打造好永定河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