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2月1日讯 临近年底,资金风险偏好降低。基金市场的风向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多家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在年底推出定开债基。和此前不同的是,新登场的这些基金在封闭期设计上出现了新变化。记者发现,最近刚刚发行的国泰民惠收益定开债把封闭期设计为18个月。分析师认为,相比封闭期两年及以上的产品,18个月的封闭期更为灵活,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安排资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884只基金累计募集资金8875.15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累计募集3647.39亿元,占总金额的比例为41%,成为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而定期开放型债券基合计募集资金2498.12亿,占债券型基金募集规模的比例达到了68.49%。对于定期开放债基的受捧,业内相关人士表示,与开放式债基相比,定开债基在封闭期免受申赎的流动性扰动,更有利于基金经理制定和贯彻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而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定期开放则大大提高了流动性。
国泰民惠定开债拟任基金经理吴晨也表示,相比普通债券基金,定期开放式债券基金由于不需要应对非开放期内的申购赎回,可通过配置一些流动性较低但票息收益较高的债券,从而争取较高的收益率。而历史数据也显示,定开债基在震荡市或弱市中的盈利能力明显好于开放式纯债基金。根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截止11月21日,开放式纯债基金算术平均收益为3.13%,定期开放债基平均收益率则达到3.66%。可见,在熊市或震荡市中,定期开放债基的“战斗力”较纯债基金均更胜一筹。
近期,受多重利空因素影响,债市出现调整,市场情绪趋于谨慎。对此,吴晨认为,此次债市调整主要是因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出现由松转紧的拐点,市场修正了此前对经济悲观预期和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目前调整尚未结束,仍需保持谨慎。他表示,债市调整也为新基金赢得建仓机会,明年一季度或出现趋势性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